我本人对汉字叔叔的精神,是百分百钦佩的。我也荣幸远在美国的他,能够 20 年如一日地喜欢我们民族的文字并且用实际行动表现了他对汉字的热爱。但是,在表示钦佩之余,我并不经常使用他的网站。倒不是因为题干所言:汉字叔叔的研究是否属于民科范畴。因为汉字叔叔只是把四本书上的古文字字形扫描到了电脑上,并且公布在网络上供大家自由使用,期间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古文字的考释与研究,无所谓:汉字叔叔的研究,也就无所谓民科不民科。汉字叔叔所扫描的《甲骨文编》和《金文编》,是上个世纪中叶的作品。这两套古文字编放在今天看来,有很多漏释、误释的成份,已经不太适合今天的古文字学研究。过时的说法,会把不明所以的研究者引向歧途。(所以请不要忽略古文字学家从上个世纪至今的所有劳动成果,抱着上个世纪的书不放)汉字叔叔并没有对古文字中的缺字,做出很好的处理。这也是专业人士与爱好者制作的索引系统的最大不同。汉字叔叔的网站,只列出了从《甲骨文编》、《金文编》、《六书通》、《说文解字》上摘录下来的古文字字形,并没有把古文字学家的考释列上来(哪怕是索引都没有),客观上助长了民间科学家。漠视古文字学家的劳动成果,自行歪解、戏说汉字的行径。古文字学的新兴学科,简帛学,研究的是战国、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而这种文字,上接两周金文,下启汉代隶书,是当今古文字学研究的热门和重点所在。 汉字叔叔使用的,仍然是上个世纪的文字学资料,所以对于战国简帛文字这一块,完全没涉及,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另一方面,也助长了「民间科学家」[1]事事以甲骨文,金文为本,漠视简牍文字字形的事实。(或许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东西吧) 检索系统长时间缺少专人维护,存在很明显的错误。如夏的甲骨文,明显是秋的古文字形错放了字头。如春的甲骨文,也是极不可信。
我相信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对这种状态是羡慕的,我们一天天要么浑浑噩噩,要么为稻粱谋,有多久没有这么充实而快乐了,这实在是这个浮躁社会所缺少的,值得大大地褒扬。至于一些偏激评论,我觉得大家可能更多是想借此批评社会对这些学科的漠不关心,相信广大语言文字研究者也能感受得到这种冷落。只不过有人借题发挥引到了对一些伪专家的批评(在很多领域也确实是存在的,但绝不是主流),相信更多人还是由于信息缺乏产生的误解。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这些学科,以及为之付出心血的那些人,尊重并了解他们的工作,为他们喝彩,无论他是出于职业还是出于爱好,只要他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尽管“汉字叔叔”的研究并非学术性的,他的网站对专业学者来说也无实际的帮助,但是他为了一个兴趣坚守数十年的执著却让时下这些为稻粮谋的学者感到汗颜,而他所架起的沟通专业学术与普通爱好者之间的桥梁,更是当今中国所急缺的。衡量一个国家学术之繁荣,绝不仅仅是学科前沿的突飞猛进,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对于学术的广泛关注与参与,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也需要鼓励和保护民间学术的健康发展以及专业学者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只有做到了学术的去功利化和平民化,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社会才能够建立起来。最后,让我们祝福“汉字叔叔”,诚如他所说,学习汉字的人终究还是幸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