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经常将读书笔记做成手账的模式,虽然自己的字写的很丑,但读书笔记只是为自己阅读,所以无伤大雅,时间久了,发现将读书笔记做成手账有两个特别明显的效果。
比如有的书籍在写如何高效开会,我手动画了一个会议室的图形,就将整个章节的内容,如开会重点、会议时间、会议记录形式等进行了回忆,这是第二次记忆。
就在这一次次的手账笔记过程中,我们的逻辑思维得到了持续的训练和提升。所以,不要怕花时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笔记做成手账,会受益匪浅。
而当被人留言问你是哪本书,讲了什么内容时,就会不自觉的唤醒第三次记忆。这样三次记忆下来,对本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就得到了大幅提升。
而手账中还会有部分图形,有些是简笔画,有些是有色彩的形状。而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就已经对图形里所包含的内容做了发散思维与关联记忆。
当手账制作完毕的时候,我们总是忍不住会有“炫耀”一把的心理,希望将自己的辛苦成果分享出去,因为就有了发个朋友圈、晒个微博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