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不充分。显影液可能也有问题。水渍不是长这样的,掉进泥里捞出来都不会这样。米吐尔系的显影液,不管哪种配方,原液不进行补充的话,最多使用2-3次。如果是稀释使用,那就用了就弃。定影液使用F-5的话,哪怕不用也应该每月更换20℃定影10分钟是很稳妥的选择,低温不好说,定影最好也能在15度以上,白点要么是霉要么是药液中混的灰尘要么是银沉积没冲掉并不清楚。水渍请用药液冲洗或者吊挂时用海绵擦拭。另外有几张底部和侧面有相似的曝光不足的状况,如果之前冲洗没问题那手法应该没问题,所以看是否要回忆下这一卷进罐子的状态。
摇晃总被过度神化,其实摇晃就是为了保证药液均匀不要存在显影不足的地方。所以刚开始摇一摇,显影中间摇一摇,就差不多了。如果是溶解度好的浓缩液显影,是可以根本不用摇的,静置即可。至于摇晃的危害,其实也还好,只是会导致亮部轻微显影过度,但也过度的有限,不会和显影时间一样影响很大。
黑白卷冲后有白色的圆点,或有一小片白,是冲洗过程中,有气泡,有粘连,使胶卷面没粘到显影液,特别是用冲卷盒冲时,上卷没上好所至,为防粘连1上卷时要认真卷和被带要松紧合适,2冲的过程除转动轴外,还要多上下晃动使里面没有汽泡,卷和被带也别粘连。定影时这些同样要注意。
将显影液倒入冲片罐中,作螺旋式旋转,左右两手各握住罐体两端,作八字迴旋,公转加上自转,大约5秒钟转6次,约需5~6分钟,中间过程旋转10秒停50秒。之后将显影液倒出,快速冲水一次。若显影剂在杯底发现一些未溶解的颗粒,冲洗底片时勿将这些未溶解颗粒一起倒入。
颗粒粗,说实在,用胶片就不要想和数码一样的细腻。看这个样片,实际上Pan400的表现差不多就是这样,甚至还有可能更粗,楼主纯粹是多虑了。如果一定要更细的颗粒,只能花钱买更好的底片。另外冲洗时照规定控制温度、时间即可。
我记得反差大小主要和你摇罐子的频率和时间有关,而颗粒是因为水的温度问题。普通黑白胶片曝光越过,颗粒越大,所以不要只记得宁过勿欠就猛加曝光,要以准确测量严谨曝光为准绳啊,不要太想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