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留香,李寻欢,叶开,傅红雪,谢晓峰,燕十三,西门吹雪,陆小凤,叶孤城,这些名字,也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里或者世界观里。说起大英雄,我们可能想到金庸大师的乔峰、郭靖。说起浪子,我们想起的肯定是古龙先生的楚留香、李寻欢、陆小凤。若说是剑神,那也肯定是西门吹雪,可能西门吹雪的剑术武艺不是最强的,但是剑神只有一个。金庸留给我们一个为国为民的江湖大侠,是大义。古龙给我留下一个朋友美酒天涯浪子,是小情。人生在世,有大义,也有小情。也正因为大义,小情才显得格外珍贵。也正因为小情,大义也才更加让人感动。这就是金庸与古龙。金庸,以侠之大者的作品闻名,当得起一声大师。古龙,以浪子美酒的风格留世,当得起一声先生。这个世界需要侠之大者,需要庙堂之高。这个世界也需要纵怀美酒,需要江湖之远。谁都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既梦想走天涯,又躬耕在脚下。举个例子,金庸好比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古龙好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你能说袁隆平拿什么跟邓稼先比吗?为先生,为武侠,为青春。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查先生是新派武侠小说泰山北斗与绝代宗师,被誉为“文坛侠圣”、“世界第一侠笔”,他老人家作为香港文化界“四大金牌才子”之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即以“香江第一小说家”的美誉,与新派武侠小说鼻祖梁羽生“金梁并称,一时瑜亮”,笑傲文坛。他作为亚洲第一社评家,以两支生花妙笔成就亿万身家,成为华人世界的传奇。“凡有华人处,即有金庸小说”,其拥有最多的读者群,“金迷”广括各行各业,上至专家学者,下至凡夫走卒,无不以读金庸小说为荣。由此,更产生了“金学”。不仅如此,查先生作为学者,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成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教授、名誉院长,为浙大贡献良多。他是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兼政制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一生爱国爱港爱乡,为世人钦仰。早在2001年,天上就有一颗以他名字命名的“金庸星”………………这些都是古龙一生望尘莫及的。所以,我不认为古龙比金庸先生有啥优势。
金庸小说全集全部看了许多遍,包括几部附录,可以当历史小说读了。金庸小说采用了西洋小说技法+中国传统文化号称成人童话,设计三教九流、琴棋书画、道释杂家、名山大、采茶种花,确实耐看。我看书有种喝酒就牛肉的味道。古龙小说我看了有20多本(不是部),他的分三个时间:早期为了糊口多用传统写作技法中规中矩的武侠;到中期其写作技法成熟,经典的楚留香1绝代双骄小李确实难以复制。后期他则有了钱又有想突破武侠小说技法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也有人代笔的因素,多为败笔。古龙小说就像夏天喝酸梅汤,有一丝怪异。并且有几部小说我看都是虎头豹尾,开篇精美叙述杀人,开篇有6/7个好人,中间不看你直接跳到结尾凶手就是开篇好人中的一个。有多部小说剧情都是这样。古龙为了生活,小说产量高,但是多数不耐看。至于金庸小说有为满清抹粉的暗喻暂时不提。
古龙武侠,写刀居多,写江湖、浪子,写社会与人性(他将人性,观察得太细致入微了,洞察秋毫,看得太通透,又分析得合情合理,真的让人折服。我最喜爱古龙武侠,也敬佩其才学与思想)。古龙先生的小说,提倡“爱、勇气、侠义与宽恕”,他书中主人公,善良、豁达、潇洒、胸襟宽广,为朋友两肋插刀,为了一个“义”字,哪怕是刀山火海,也会奋不顾身。古龙先生,把英雄侠士、枭雄反派、佳人绝色、贩夫走卒的外貌神态、心理活动,刻画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人物简直活过来一般,或孤独苍凉,或温文尔雅,或阴狠毒辣,或柔情妩媚…读他的小说,可以领略人生百态。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早已是家喻户晓,流传于大街小巷,至今,也是中国人的口头禅,经久不衰。
古龙的武侠小说,文字优美、简洁、精炼,语言风趣诙谐,故事曲折离奇、奇诡多变(会超出你的想象,每个开场与结局,都会让你感到惊喜、意外,可以用“眼前一亮”来形容),人物的性格很饱满鲜明。读古龙小说,你会感觉十分浪漫,又很热血,语句唯美、有诗意。书中的侠客豪杰,风流倜傥、豪气干云,又潇洒不羁、快意恩仇,譬如:李寻欢、楚留香等,这些都是经典文学形象,人尽皆知。不过,这些大侠均有古龙先生自己的影子,他以自我为参照(本就是风流潇洒之人,当然也重情重义、朋友多)这里面,也有一些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夹杂其中。(据古龙先生讲述,《大人物》中的主人公杨凡:头大眼细、身材较矮,就是以他自己的相貌体型来刻画的)。
金庸和古龙的区别:金庸的大多有具体时代背景,哪朝哪代交代很清楚,古龙的大多含糊不清。金庸的江湖更多的是民族大义,国恨家仇,古龙的江湖更多的邻里之间,兄弟之间,你和我之间。金庸的主人公从弱变强,跟谁学的武功,怎么学的,交代的明明白白,古龙的主人公跟谁学的武功不知道,怎么学的,不知道,反正狠就完了!金庸的一般年纪越大越狠,内力至上,古龙的年轻人狠,体力壮才是硬道理。金庸的主人公大多都有自我约束,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有自己的行事准则,古龙的主人公一般是老子想这么干就这么干,老子愿意,你别BB!金庸的很多女主角虽然形形色色,但感觉还都挺正常,古龙里的很多女性人物感觉都有病,不正常!从整体的体系来看,金庸的适合排电视剧,剧情连贯,四五十集,五六十集一气呵成,古龙的更适合拍电影,单独摘出一段,信手拈来,只要拍的好,观众不会觉得突兀和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