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工作时,一直处于明亮的办公室灯光下,大多数时间也都对着电脑屏幕办公,而回到家中,则习惯性地把灯都打开,似乎明亮的居室能更让人感到舒适与安心。但你可知道,长期的亮光对人体也是一种刺激。亮光使褪黑素分泌减少:美国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曾共同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人员将参试者安排在不同的房间睡觉,一组接受亮光照射,另一组则接受相对昏暗柔和的光照射,睡眠时间统一为8小时,连续5天监测每个人褪黑素的水平。结果发现,与在暗光房间的参试者相比,在亮光房间的参试者褪黑素产生期限缩短了大约90分钟。另外,正常夜间睡眠过程中,灯光过亮也会导致褪黑激素水平降低50%。褪黑素易影响血糖波动:褪黑素由大脑松果腺在夜间产生,除了调节睡眠外,还有内分泌调节的作用,能改善肾脏损伤和脂肪代谢。褪黑素的受体MT1和MT2存在于人的胰腺,可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但也有实验发现褪黑素能使患1型糖尿病的大鼠胰岛B细胞再生。长期的灯光刺激,再加上电脑、手机屏幕对眼睛的刺激,减少了褪黑素的持续作用,很容易造成血糖波动。居室灯太亮更易致肥胖:英国《每日邮报》说,有研究显示,屋子里灯光太亮会影响睡眠以及激素水平,导致包括肥胖、Ⅱ型糖尿病等问题。因此,健康专家建议人们使用能调节亮度的灯,到晚上时把灯光调得暗一点儿,或者换个暖光灯泡也可以。
照明产品虽然只是整个房屋装修比较小的一部分,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其实灯具就像是光源的包装,就像服装一样。消费者往往更注重外在的东西,比如灯具的时尚外表、光鲜的色彩,可是真正的行家看的则是这件“衣服”的质地、面料。所以消费者在选择灯具的时候,除了质量外,就不看别的了。并不是说越亮的灯就越好,颜色越多就越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科学地用光。科学用光,能够保护眼睛。比如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在餐厅里选用那种多支的吊灯,这实际上是高耗能的灯,应该被淘汰。这种灯产生的光是眩光,在家里过多地使用这种光源,对人的眼睛是有伤害的。再比如,卫生间里的镜前灯,有的人觉得多点好,显得卫生间会很亮。其实用多了镜前灯就会造成光污染,对人的视力也是有伤害的。
导致白内障,据调查研究表明,2岁前夜晚开灯睡觉的孩子,近视率约为55%;而熄灯睡觉的孩子,近视率仅10%左右。光污染导致的恶劣视觉环境被认为是近视高发的重要因素。更有研究表明,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莹告诉记者,若长时间处于强光或彩光环境,眼睛晶体功能将受影响,损伤后就可能导致白内障。因此,遇到强光时一定要避免肉眼直视。影响激素分泌,甚至导致儿童性早熟。拉塞尔·雷特博士发现,夜间照在视网膜上的灯光,会减少褪黑激素生成,而这种激素正是调节昼夜节律的重要物质。光掠夺了黑夜,打乱激素分泌节律,可能导致正常周期失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