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根本是调养精神
调养精神是养生寿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药,要心胸开阔,勿恼勿火,少私寡欲,养心敛私。不懂得调养精神,单靠饮食营养、药物滋补,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再简单地说来,养生最核心的是三养:养心、养脾胃、养肾。
1、养心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神补重在养心。百岁健康老人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可说是五花八门,但共同特点都是心胸开阔,心地善良。火怒伤肝,懊恼伤心要心平气和,从容面对。要发火时不放用理智控制一下,试一试推迟5秒钟发火,很多火就发不起来了。具体的做法包括几个方面:
(1)清静养心:静心能使人长寿,可通过各种“入静保健法”来做到。孙思邈提出的“自治、自克、自悟、自解”,是指善于排解,自我心理调节,以达到气静神定。另外,也可以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集邮、养花、下棋、听音乐、跳舞、散步等方法,控制情绪。
(2)良好心态:“七情太过生百病”,七情是怒、喜、思、忧、悲、恐、惊,若七情反应过于强烈持久,也会引起疾病,如何保持良好心态呢?邱健行说,良好的心态最重要的一条为知足常乐,童心不泯。跟孩子一样最容易满足与快乐。人说六十耳顺,到了一定的年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凡事顺其自然,无论听到什么,收得起放得下,别太敏感。
2、 养脾胃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所以脾胃是后天之本。然而,生活中的饮食不节、过食肥腻、忧思过度、偏食偏嗜、饥饱不均等都可能伤及脾胃。所以,养生要注意养脾胃,欲想脾胃健旺,关键在于重视饮食习惯与适量运动。
饮食有节:过饥过饱,食无定时均易损伤脾胃,脾胃一伤则诸病丛生。每天一日三餐,七八分饱即可。
养肾
肾为先天之本,肾与人的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肾强是生命旺盛的表现,历代医家认为养肾可令人长寿,而且能更耐疲劳。
(1)选择平和的补肾养阴食疗方。人过40岁,就应着重补肾养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养肾药物对血管内皮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具有一定抗衰老作用。养肾药物宜选择药性平和的,最好是食疗的药物有枸杞子、何首乌、杜仲、肉苁蓉、山萸肉、女贞子、骨碎补、川续断、蜂王浆、灵芝等。用这些煲汤,常饮用,可以起到养肾的作用。
(2)清心寡欲,珍惜精气:常言说“精血同源”,中医认为,精血的盈亏决定人体的健康与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节制房事,精充则体健长寿,精耗则体衰而不能尽享天年。
(3)揉耳养肾:当人体有病时候会在耳廓上出现反应点,因为耳朵上穴位密布,且通四肢,揉按耳廓对固肾气不足引起的失眠、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及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邱健行教授每天都按摩耳廓,他认为,这个养生方法简单易学,而且养肾的效果明显。(4)按摩腰养肾:腰部是脊柱左右凹陷处,按摩腰部能治腰腿痛,通络及慢性痔疮、脱肛等。
其实做到三养:养心、养脾胃、养肾的前提就是喝度水
泉阳泉天然矿泉水富含泉阳泉天然矿泉水是天然形成的富含钙、镁、锌、硒等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的健康饮用水,呈弱碱性,生理功能强,是真正适合长期饮用的好水。
杂食不偏:进食五谷杂粮,有精有粗,鱼肉蔬果都可进食。
不过咸甜:不要净食甜的,或不要吃得太甜太多,也不要吃得太咸,过甜过咸都会损害健康。邱教授说,自己以前特别爱吃甜食,喝杯咖啡要放10块方糖,广东人爱吃甜食,这一点要值得注意,吃的太甜,容易生痰生火。
动以养脾:脾主四肢,主肌肉,脾气虚弱则四肢疲软无力,精神倦怠。邱健行说,适当锻炼则精神爽朗,精力充沛,四肢有力。邱教授认为,散步、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都是很好的运动,但运动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一个星期至少要有三次运动。自己每天晚上差不多花上一个小时去做运动,先是练习太极剑,然后再去浇花,几十年如一日,天天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