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是一大类聚合物,当塑料卖的聚碳酸酯主要是指双酚A型聚碳酸酯,说会释放的双酚是双酚A。因此我认为问题所问的“致癌物双酚”是指双酚A。假如不是,请提问者明确!
双酚A未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可能致癌物,即处于Group 3:not classifiable as to carcinogenicity in humans. 因此问题中所说的“致癌物双酚”如果是指双酚A的话,这种形容就是缺乏证据支持的。
如果聚碳酸酯要释放双酚A,有两类来源,第一类是合成聚碳酸酯时未反应的双酚A残留在聚碳酸酯内;第二类是聚碳酸酯分解释放出双酚A。高温对这两种释放都有利。
先讲第一类:聚碳酸酯塑料是处于玻璃态高分子,里面残留的游离小分子被聚合物笼蔽,因此扩散较慢;升温会增加玻璃态聚合物的自由体积,流离小分子的活动性就增加,扩散变快。因此,如果聚碳酸酯塑料中含有残留的双酚A,装热水时就算塑料没有熔化或变形(仍处于玻璃态),但也比装冷水时更容易让这些双酚A释放出来。但是,释放的速度和最终释放多少双酚A,除了跟温度有关外,还跟塑料中总共含有多少残留双酚A有关。如果塑料中总共含有的双酚A很少,那么释放速度和释放量就会微乎其微。
再讲第二类:按照提问者的信息,这类释放在150度以下是不会发生的。
双酚A的其他毒性,目尚在研究当中。以目前的研究水平还得不出能够写进教科书的结论。
我的关注方向虽然不是PC这一类通用高分子,但是毕竟也是学过一点,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的。题主说“有研究说高温情况下会释放出致癌物双酚”,我想知道是谁的研究,所谓“高温情况”是指多高的温度?如果是大于200℃那么几乎所有高分子都有毒有害。说一下双酚A的问题。我知道的有关双酚A的实验都是直接拿双酚A在小鼠上做实验的,对于使用PC做的瓶子是否会导致双酚A释放并导致性早熟,没有实际证据,只是欧盟方面认为有这个的可能,因此禁止生产含双酚A的婴儿奶瓶。如果说PC有没有可能会产生双酚A,那么肯定是有可能的,毕竟高分子会不停地降解,降解的过程可能会释放出单体,但这个以年甚至百年计的过程,我不认为会有这种影响我健康的问题出现。关键是:我的老师不认为食品级的PC使用会影响健康!至少在回答为什么不用PC做食品包装或是饮料瓶时,我们只能从PC的力学性质,受热易形变等方面去回答这个问题,而回答“可能释放双酚A因此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老师会认为这是没有依据的。另:我们寝室里的饮用水桶都是PC材质的,发现这个问题的也肯定不只我一个,但是所有的同学老师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第一,双酚A可能会在聚合的时候有残留的单体,这个避免不了,高温低温都会扩散,快慢而已。
第二,主体材料分解产生双酚A,肯定是已经到了分解温度。pc的分解温度在200℃+一般说120℃下使用,是说超过120℃可能会软化,不过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150℃,所以到120℃也不会发生软化。
为什么会提示120℃下使用呢?是因为time温度和时间是两个维度如果长时间的120℃下使用,可能会加速老化,物理性能下降,变软等情况,所以它的使用温度建议在120℃以下。同样-40℃下使用也是这个道理。只不过是变脆。
聚碳酸酯pc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性塑性材料。目前我国内的消费增长,这个材料略微短缺。
pv聚碳酸酯可以耐高温。
但温度超过80度的话就会释放少量的有害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