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食管阻塞主要是由于羊在采食块根类饲料时,如萝卜、马铃薯、甘蓝、甘薯、苹果或者西瓜皮等,由于采食速度过快而出现发病。或者采食玉米棒、花生饼、大块豆饼、谷秆以及青干草、谷草等后,没有经过充分咀嚼,且快速吞咽或者吞咽时受到惊吓,也能够引起发病。或者由于饥饿而快速采食、用力吞咽,也能够引起发病。另外,还可由于误咽胎衣、塑料手套、毛巾等异物而出现发病。继发性食管阻塞,通常是由于食道麻痹、扩张和狭窄,或者由于中枢神经过于兴奋,引起食管痉挛,从而继发该羊食道被食物阻塞时,会导致喉部产生大量的唾液用于促进吞咽,直接造成食道发生痉挛性收缩,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导致收缩强度和频率也不断加重,且朝向贲门延伸。病羊由于受到食道阻塞物的刺激,会导致食道肌肉发生逆蠕动,且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生瘤胃鼓气现象,此时就会导致机体胸腹腔压力过大,影响血液循环,且呼吸加速等,加之胃部气临床症状病羊会突然停止采食,伸颈摇头,惊恐不安,伴有疼痛,有时还会表现出咳嗽、持续作吞咽动作。如果阻塞物存在于食道上部,病羊会持续有大量泡沫状的白色涎液从口腔流出,并附着在下唇端.不断垂涎,此时就会导致鼻腔内有涎液流出的现象。如果阻塞物存在于颈中下部,病羊会间歇性出现伸直头颈,且左颈沟出现逆蠕动波,接着有大量的清亮水样黏液从口鼻流出,这是羊发生颈中下部食道阻塞典型的临床症状。随着症状的加重,病羊肋部会明显隆起,呼吸急促,脉搏加速,结膜发绀,直到呼吸困难,最终运动失调,无法稳定站立,并倒地发生死亡。体膨胀会导致酸中毒,最终由于窒息而发生死亡。
病羊发生不完全阻塞时,不管阻塞部位高低,都能够采取该法治疗。病羊通常可在颈部皮下注射2mL盐酸山莨菪碱,5mL3%普鲁卡因,注意要在食道阻塞处的周围采取分点注射,然后经由口腔灌入50mL液体石蜡油,通常在用药的1-2h内阻塞物就能够滑入胃中,如果经过2h依旧没有滑下,则要配合推送法等进行治疗。掏取法。选择一根长度为2-2.5m的新铁丝,注意其粗细得当,直径最好为2.5-3.omm,且软硬适中,不能够使用铜丝、钢丝等替代新铁丝。用清洁毛巾擦拭新铁丝,以将其表面存在的倒刺等除去,接着对折铁丝,根据病羊食道阻塞物的大小及形状,将其弯成相应大小的勺状套环,并涂抹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对病羊胸下以及腹部后方使用吊带进行绑定吊牢,接着按体重大小肌肉注射适量的静松灵注射液,一般按体重注射o.5mgjkg左右。病羊头部用绳索绑定在栏上,向前推送颈部的阻塞物,在使用开口器将其口腔打开。兽医将左手套在铁丝勺中,经由口腔慢慢伸入,确保铁丝环到达阻塞物下面,用勺状铁丝套牢阻塞物,然后两手一起用力拉出阻塞物,如果一次没有成功即可进行多次操作。
如果为脆性的阻塞物,且阻塞较紧,如马铃薯、红薯、苹果等,可采取该法治疗。病羊呈侧卧姿势保定,将头部垫好,接着在阻塞部位铺垫几层软布,而下方放置木头,注意避开气管,然后使用小木捶对阻塞物进行均匀击打,当异物破碎后即可经由胃导管灌入液体石蜡油50mL,再用胃导管将破碎物推送到胃内。打气法。如果病羊食道阻塞部位偏下,且比较严重,适宜采取该法治疗。将胃管一端插入病羊食道阻塞物处,然后用手将胃管与食道相连处牢牢捏住,将自行车打气筒进气与胃管外端口相连,之后进行适当打气,促使食道在手捏处的下方由于充气而明显扩大,从而使异物下移到胃内。本病发病急速,采食顿然停止,仰头缩颈,极度不安,口和鼻流出白沫,用胃导管探诊,胃管不能通过阻塞部。因反刍、嗳气受阻,常继发瘤胃臌气。诊断依据胃管探诊和X射线检查可以确诊。若阻塞物部位在颈部,可用手外部触诊摸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