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能吃就代表着有福气,长辈们也会充满慈爱的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要多吃一点,这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
其次,人越缺什么就会越炫耀什么,明星真实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节食,根本不会吃那些高热量高卡路里的食物,就算偶尔有和大餐的合照,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这都只是摆拍而已。但是此时突然出来一个与众不同的明星,他不用节食就可以保持纤细的身材,完美的他原来也会喜欢我所喜欢吃的东西。会让粉丝有一种,偶像满足了她所有的幻想却又与自己如此贴近的感觉。
吃货人设会给人一种单纯可爱的感觉,当一个人看到吃的时两眼发光时,会让人觉得她心思纯净,毕竟一个只知道吃的人,又怎么会懂社会的污浊呢。
但真的是成也萧何败萧何,买吃货人设本来是不错的点子,但在各路神仙都争相使用这个人设时,大家就会看出端倪了。毕竟观众也不是傻子,就算在爱吃,也不可能天天人前秀,而且也不可能人人都爱吃吧,况且那么纤细的身材摆在那,你说她就只爱好蛋糕冰激淋,那这也太反科学了。
为啥每年讨论高考作文的那么多,因为作文是大家仅能看懂的,物理数学连题目都看不懂,所以明星为啥卖吃货人设呢,这个简单呗,长嘴就行,别的不好立,比如学霸人设,博学多才人设,吹啦弹唱人设,通通不会啊,某老干部的诺贝尔数学奖一下就露馅了!吃是最保险的,别的不会总会吃吧!
因为这个人设很容易圈粉吧,让我们觉得明星也是普通人,而且这样的人社会让许多人感觉这个明星很真实,不做作,而且特别的可爱。
现在的明星和以前的明星有特别大的不同了,以前的明星都是高高在上的,我们普通人基本上是看不到他们的私生活是怎么样的,但是现在的明星是不一样,现在的明星更简单的事要接地气,只有接地气,他们才能够圈粉,现在的粉丝对于明星来说可以算得上是衣食父母,因为粉丝可以把这个明星捧到天上,也可以把这个明星踩在地里。所以现在很多的明星都开始卖起吃货人生,因为这个人说是特别接地气的,让人觉得他们很不做作,也是很容易博得人们好感的一种人,是,但是可能由于现在太多的明星买这个人设,导致这个人设现在已经有一些人厌烦了。
热巴确确实实是个吃货,在剧组或者综艺节目还有各种地方她都特别喜欢吃,有的人就是喜欢吃,不知道为什么有人就在那里酸,说她卖吃货人设,这些都是装的,明星就不能喜欢吃吗?为什么是明星喜欢吃就是装的了?
1:让人感觉接地气,食色性也;2:人设很萌;3:这个人设很容易就可以卖;4:让粉丝心疼,觉得你那么吃都不胖,是不是太累了,是不是被欺负了?
吃货,指贪吃的人。多指喜欢吃各种美食的人,并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追求,有品位的美食爱好者、美食客、美食家。对食品情有独钟,看到美食就有很大的食欲,“吃货”这个词被美食爱好者广泛传播,用于自称和互称。吃货是一个略带可爱的调侃和自嘲式称呼,人设则指的是带有明显标签化的人物形象。
人们会觉得吃货是非常接地气、非常可爱的一个标签。它会不自觉的拉近明星与观众的距离,很容易获得观众的好感。所以很多明星也希望通过建立吃货这个人设来获得大众的好感。哪些明星有吃货属性呢?
迪丽热巴的能吃是众所周知的,也是塑造的最为成功。从最早的迪丽热巴忍吃道具食品到新疆酸奶疙瘩,她自己也给自己挂上了“胖迪”的称号。
从《花千骨》里赵丽颖吃包子,到前不久芭莎慈善之夜上一个人不停的吃水果。一个很完美的吃货形象塑造成功。
单从一个眼神都能看出陈乔恩有多喜欢吃了。
安以轩喜欢吃螃蟹,也很会吃螃蟹,拍戏时在浴缸和冰箱里养螃蟹,想吃了就抓一只;林更新对辣条也是十分钟爱,经常送朋友辣条花当礼物。
正是因为这些吃货人设的成功设定,使得明星们人气大涨,赵丽颖更是通过自身演技加上吃货属性成功洗白,可以说是很成功的案例了。
当然有买吃货人设收获喜爱称赞的,也有用力过度,得不偿失的,像关晓彤、奚梦瑶都因为吃货人设用力过度,被网友指责“装”,想迪丽热巴、赵丽颖也同样有网友质疑。
问题来了,为什么吃货人设如此受欢迎呢?
古人云:“食色性也。”喜好美食是人的天性,从古至今一直如此。人们本性对于美好的事物有一种天然的喜好。美好的食物能够带给人幸福快乐的感觉,这样可能是人们从不停歇的追逐更美味食品的原因吧。
吃货给人的印象总是单纯大气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就曾经说过,真心喜爱食物的人一定不是坏人。吃货的标签能够能够让人们情感产生共鸣,对于明星来说,则显得跟家接地气,更容易吸粉。
想象一下,两个新同事第一次见面,不知道说啥,空气中满是尴尬。
甲先开始问:你吃饭了吗?
乙回到:还没呢,你呢?
甲:我也没吃,我们一起去吃吧。
然后相携同去吃饭。吃饭的时候,两人开始讨论起美食。甲说我喜欢吃螺蛳粉,你吃过吗?
乙一拍大腿,我此生最爱呀,一种找到组织的亲切感。马上关系更加亲近了一步,继续讨论哪里的螺蛳粉好吃,好吃在哪儿,哪里的不好吃,千万不要去。
从此,建立了一段深厚的革命友谊。
这也能够解释作为世界上最会吃的中国人,熟人见面打招呼,喜欢用“你吃了吗?”,而不用“你好”了。
再加上中国古有传统——能吃是福。喜欢吃,能吃总给人一种实诚的感觉,也更加讨喜。
有共同的美食爱好,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跟明星喜欢吃的一样,对于粉丝们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过吃货人设虽讨喜,如果只为了营销去就假造一个吃货的形象到显得有些辜负美食了。
小编也很喜欢吃好吃的,去旅游的第一件事是看看好吃的多不多。对于几年前去沈从文边城中的凤凰古城唯一的印象不是那里山水多美,而是那里的血霸鸭、酸汤鱼和红烧肉味道不错。搬个新家,发现周围没有小吃街,整个人都是绝望的。小编觉得小编勉强算的上一枚小吃货,至少不能像东晋的张翰一样为吃家乡鲈鱼毅然辞职,小编还没有那个勇气。
吃货人设虽好,但千万不要老“卖”,因为这是对美食的不尊敬。人设吸粉虽快,却也极易崩塌,既已设定了在公众面前的样子,那之后的又要怎么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