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香菇性味甘,平,无毒,入胃、肝二经。有益气补虚、健脾胃、降血脂等功效。现代临床应用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患者(以及伴有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者)每日连服香蕈有效成分(香蕈太生)150~180毫克,15周后,其三酰甘油、磷脂、总脂及非酯化脂肪酸均有所下降,停药后血中脂质稍有上升,再给药又可下降,而对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清总蛋白、凝血酶原等)则无任何影响。香菇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不仅可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而且可防止便秘,这对中老年人来说,是绝妙的保健佳蔬。同时,香菇中还含有香菇嘌呤等核酸类物质,对胆固醇有溶解作用,可有效地促使体内过多的胆固醇溶解并排出体外。国内有学者报道,香菇中尚含有某些具有特殊疗效的成分,这些成分可能属于核酸类物质,可降低动物血清和肝脏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壁脂质沉积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其中个别成分的降胆固醇作用比有些降脂药物———氯贝丁酯的作用要强10倍。香菇兼有降脂护肝、降压降糖,以及防癌抗癌等多种功能。对于患有高脂血症、脂肪肝等“富裕病”的人来说,香菇应经常作为食疗佳蔬而用于日常膳食餐饮中,每次用量无需过多,但须每日食之。中医认为,香菇多黏滞,凡脾胃有寒,中焦湿滞者慎服。还有一点须高度重视的是,野生香蕈与毒蕈容易混淆,且毒蕈有80余种,有的含毒蕈碱、毒蕈溶血素等,误食会引起中毒,严重者可休克甚至死亡,因此,采摘野生香蕈时,务必严格鉴别。
中度脂肪肝往往无任何症状,或偶尔感到肝区不适,肝功能只有轻度异常,因此难以引起人们重视。然而,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轻度脂肪肝会发展到中度乃至重度,最终发展为肝硬化。中度脂肪肝治疗应从控制饮食入手,不能吃得过饱,更不能暴饮暴食,每餐吃八成饱即可。要以减轻体重为原则,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提倡高蛋白、低糖、低脂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脂肪及甜食,拒绝饮酒,多吃蔬菜,适量食用水果(有些水果含糖较多),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香菇性平、味甘,人肝、胃经;有补肝肾、健脾胃、益气血、益智安神、美容颜之功效。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营养特点;正常人吃香菇能起到防癌作用。癌症患者多吃香菇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香菇食疗对腹壁脂肪较厚的患者,有一定的减肥效果。香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此外,香菇所含核酸类物质,还具有防治爱滋病的功用,所以是可以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