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95%,目前中西医学尚缺乏彻底根治的特效药。研究发现,坚持练太极拳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对治疗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大有裨益。
1防止并发症。打太极拳时身体相应肌肉和关节的活动,这样一来就能使我们的身体得到非常好的放松,从而使静脉回流加速,减轻了心脏的负担。还可通过腹腔内压变化,使膈肌和腹肌收缩和舒张从而起到按摩心脏的作用,改善心肌乃至整个心脏的营养,保持心脏健康,从而防止并发症,特别是第一杀手——冠心病的发生,还可预防高血压和高血脂。
2防止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骨关节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骨性关节炎等,而太极拳的动作涉及全身各主要关节和肌肉群,长期习练可增进关节灵活性,增强韧带的柔韧性,延缓骨的退行性改变。
运动医学专家的对比研究发现,生活中时常练习太极拳的老人,脊柱、肌肉、肌腱的老化程度比不练的老人轻,对于糖尿病是非常有帮助的。
常见的畸形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关节酸痛在坚持太极拳锻炼的老人中很少见。而一般老年人脊柱变形者较多,脊柱活动性较差,只有少数人弯腰时手指能触地,发生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等改变者也较多。
太极拳对血糖的控制是最直接的,因为在呼吸均匀和思想集中的情况下,有助于清除体内毒素,进而对任何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都有帮助。 尤其是对胰岛素抵抗较严重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太极拳动作形式的多样,还能有效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另外,太极拳对于肥胖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对于初学者,一般建议早晚各做两遍,每做一遍30分钟左右,然后放松休息3分钟左右,再做一遍。注意,为了积累太极拳的降糖作用,前后两次练习之间最多间隔不要超过三天。
在众多的医疗体育运动中,中国传统的太极拳运动以其良好的降糖效果,正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也成为广大患者争相学习的首选。
马来西亚的一项调查显示,患者在完成12周的太极拳练习后,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浓度水平显著降低,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澳大利亚的研究结果也证实,太极拳可以通过改善心肺功能,起到改善免疫系统的作用,这种锻炼方式,还可以通过增强葡萄糖的代谢速度,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