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木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榛的种子。又称棰子、山板栗。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陕西、甘肃等地。秋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总苞和果壳用。
性味甘平。能补脾益气,涩肠止泻。《开宝本草》谓能“益气力,实肠胃,令人不饥,健行。”故性能极似栗子。但少用作补肾强腰的药物。可用于脾胃虚弱、少食乏力、便溏腹泻等。单用或与山药、白术、栗子等配伍。生嚼、熟食均可。但以熟食为好。
1.软化血管,促进胆固醇代谢 榛子含有丰富的脂肪主要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一方面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另一方面可以软化血管,维护毛细血管的健康,从而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2.强壮体魄,促进生长发育榛子的含磷量为诸果之首,磷是人体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此外,榛子中钾、铁含量亦名列前茅,对于增强体质,抵抗疲劳,防止衰老都非常有益。常食榛子有益于儿童的健康发育。
3.明目健脑,增强记忆榛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源、B1、B2及烟酸,有利于维持正常视力和上皮组织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神经系统的健康,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增进食欲,提高记忆,防止衰老。
简介:
榛子与扁桃,胡桃,腰果并成为“四大坚果”,果仁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
食用功效:
榛子富含油脂,有利于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对体弱,病后体虚,易饥饿的人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榛子含有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酚,它是红豆杉醇中的活跃成分,这种药可以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其他一些癌症,可延长病人的生命期,中医认为,榛子可补脾胃,益气力,明目健行并对消渴,盗汗,夜尿多等肺肾不足之症颇有益处。
饮食宜忌:1.榛子含有丰富的油脂,胆功能严重不良者慎食。
2.榛子应该放在室内阴凉干燥处,注意防潮,防虫,另外,存放较长时间的榛子不宜食用。
食疗医方:
1.治疗气管炎
榛仁15克,桔梗9克,前胡9克,将三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服用,每日1剂,分2次温服。
2.治老年人腹胀
榛仁50克,麦芽30克,槟榔10克,先将麦芽,槟榔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其药液煮榛仁,直至榛仁煮熟为止,每日1剂,不拘时饮汤食榛子。
榛子营养丰富,果仁中出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 、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榛子中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样样俱全,其含量远远高过核桃;
榛子中各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此外,它也可以生产十分珍贵的木材,其木材坚硬,纹理、色泽美观,可做小型细木工的材料;部分品种可作植被恢复及园林绿化树种。榛子富含油脂(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维生素E)、矿物质、糖纤维、β--古甾醇和抗氧剂石炭酸等特殊成分以及人类所需的八种氨基酸与微量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