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浆粥的制作方法:
【粥方组成】肉挂2~3克,粳米1~2两,红糖适量。
【功效主治】补阳气,暖脾胃,散寒止痛。适用于肾阳不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阳萎,小便频数清长,脉搏微弱无力,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饮食减少,大便稀薄,呕吐,肠鸣腹胀,消化不良,以及寒湿腰痛,风寒湿痹,妇人虚寒性痛经。
【煮制方法】将肉桂煎取浓汁去渣,再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后,调入桂汁及红糖,同煮为粥。或用肉桂末l~2克调入粥内同煮服食。
【粥义解说】肉桂,就是人们常说的“五大味”之一,是一种很好的调昧品。作为药用,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很早就有记载。
肉桂性温热,有补元阳,暖脾胃,止冷痛,通血脉的功效。临床上适用于肾阳不足(又叫命门火衰),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食少泄泻等症;又可用于久病体弱,气血衰少,阴疽漫肿不溃或久溃不敛的症候,对风寒湿邪引起的腰膝冷痛,关节酸疼,妇女虚寒性经行腹痛,或宫冷不孕等,也颇有效验。对于肉桂的功用,明·倪朱谟《本草汇言》中总结的非常梢辟。他说:“肉桂,治沉寒痼冷药也。凡元虚不足而亡阳厥逆,或心腹腰痛而呕吐泄泻,或心肾久虚而痼冷怯寒,或奔豚寒疝而攻冲欲死,或胃寒蛔出而心膈满胀,或气血冷凝而经脉阻遏,借此味厚甘辛大热,下行走里之物,壮命门之阳,植心肾之气,宣导百药,无所畏避,使阳长则阴自消,而前诸症自退矣。”可见,凡一切虚寒性疾病,都可用肉桂来治疗。
桂浆粥,功效:温中补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虚寒性痛经以及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稀薄等。
桂浆粥的制作材料:主料:粳米100克辅料:桂皮2克,赤砂糖30克, 桂浆粥的做法:先将肉桂煎取浓汁。去渣待用。再将粳米淘洗干净,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煎沸,再用文火煎熬。待粥将成时,调入桂浆和适量红糖,稍煮一沸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温热食用。以3-5天为一个疗程。食物相克粳米:唐•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清•王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赤砂糖:赤砂糖与生鸡蛋、皮蛋同食会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