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才刚过,春节将至。每逢过节的时候,报纸的副刊大多都会有营养或者医学专家们的文章,提醒大众怎样避免在节日之际由于贪吃而得病。节日里医院消化道病人的增多表明了此类提醒绝不是多余的。贪吃是人们的一种本性,由达尔文理论,特定的性状可以延续下来,总有它的适应性,而暴饮暴食很显然不是一种适应的性状,但是人类为什么难以杜绝贪吃的恶习?
若从解剖结构上面来看,人类好像是荤食动物。就像,人类的大肠不像是兔子之类的草食动物那么发达,大肠主要用于分解植物当中的纤维素;但是从生理功能上来看的话,人类消化肉食的能力又远及不上像狮虎之类的肉食动物,对于肉食动物来讲,是顿顿有肉、暴饮暴食为它们的常态,但是它们却不会遭遇血液指标的一个“三高”麻烦。那么人类的独特性在哪儿?生物学家觉得,人类是一种以素食为主的一种杂食动物。我们的大肠之所以会退化,那是由于人类通过切割、烧煮等一些方式,把食物加工的物理过程转移到了体外,所以减轻了大肠的负担。
从人类的进化史看,数百万年以来,人类一直都处于是狩猎-采集时期,一路走来还一路吃。此后,人类的发展出农业,由此进入了文明社会。农业对人类来讲,是福还是祸?还真不好讲。多亏了新近兴起的“古病理学”,专家们能够了解原始人的这个身体状况——根据考古发现的骨骼。研究发现了,希腊、土耳其出土的史前期人骨,男性的身高平均为177.8厘米,女性是167.6厘米。然而就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男性的却是160厘米,女性为155厘米。身高所反映的是营养状况,显而易见,自从有了农业后,人们反而吃得变得更差了。
农业对于人类健康的一个危害,主要体现在了三个方面。首先,是前期人类的食谱种类很多,营养很均衡;而农业时代的一些食谱,大部分都是富含淀粉的农作物,热量有余,营养却达不到均衡。现代人类消耗的热量当中,小麦、水稻、玉米的供给就超过了50%,它们提供的主要就是糖原。其次,农业时代的人们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因为仅依赖少数的几种作物为生,一旦是天有不测风云,人就会有旦夕之祸。还有就是传染病的一个侵袭,病菌极其容易在拥挤不堪、营养不良的定居人群当中蔓延。
当然,农业的好处不需要赘述。假如说回到农业时代,显然是以淀粉为主,而淀粉主要就是提供由糖原分解而得到的能量;但是要说回到史前文明时代,食谱仍然是素食为主,但是搭配就更为丰富,各种果实类居多,甚至不乏昆虫之类的,偶尔还有狩猎所得的一些小型动物。难怪狩猎-采集者的健康状况甚至要好于农民。
吃 是本能,谁还不喜欢吃啊!但是贪吃的层次就更深些!当然是因为吃的好吃呀!还有就是,有一些人心情不好之类的就喜欢吃东西,不过还是要克制点。
这就是人的本能呀,不管是什么人都离不开吃穿呀。但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过于贪吃,一定要控制好自己,这样才不会吃亏上当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