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夏季,很多人会到游泳池、水上乐园、海边玩水消暑。专家提醒,游泳、玩水时,一旦发现耳朵进水,千万不要用棉花棒乱挖、在耳朵里掏来掏去,以免造成外耳道发炎。此外,要注意不要让水枪水柱直接射入耳朵。曾有患者因此耳膜破裂,不但听力受到影响,也会让发炎变得更严重。那么耳朵进水后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耳朵进水乱掏当心发炎
专家表示,多数人游泳、玩水时,耳朵进水多半只到外耳道。有些人习惯用棉花棒挖耳朵、抠耳朵,甚至有人还用发夹去挖,如果棉花棒、挖耳朵器具不干净,就可能造成外耳道发炎、长出霉菌。外耳道发炎时,患者会感觉耳朵容易痒。
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医学会指出,耳朵过于潮湿,就可能造成感染。当水进入耳道,原本潜藏在耳朵、皮肤中的细菌就会开始滋长,进而造成耳道感染。治疗时,重点要放在减轻疼痛、避免听力丧失,且要避免感染扩散。
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医学会表示,如果接触受污染水源,或以棉花棒过度清洁耳朵,很容易引起耳道感染。
当耳朵接触染发剂、造型喷雾剂等化学物质,也容易产生感染症症状。若要使用染发剂、造型喷雾剂等产品,最好用棉球、耳塞保护一下耳朵,以免化学成份进入耳道,引起感染。
水的刺激、挖耳垢等行为都可能让外耳道皮肤受到伤害。外耳道皮肤一旦受伤,也会增加感染、发炎风险。另外,湿疹、脂漏性皮肤炎等疾病也都会影响到耳道健康。
耳朵进水后的正确处理办法介绍
专家建议,耳朵进水时,用无菌棉花棒稍微压一下外耳道,将外耳道弄干即可,也可用吹风机稍微吹一下,千万不要拿棉花棒在耳朵里面搅来搅去、过度摩擦。
一旦发现耳朵越来越痒,就要怀疑外耳道可能发炎、长霉菌,应要儘快就医。如果还出现耳朵痛、有分泌物、听力不好、流出血水等症状,就要小心可能耳膜破损,更要及早就医、接受治疗。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单脚跳,用手捂住左耳然后头往左边歪,然后单脚跳,利用震动的方法让水流出来。第二种方法就是用棉签轻轻的在耳朵里转让棉签把耳朵里的水吸干就搞定了。如果没有棉签那就找点餐巾纸,那餐巾纸卷成一小条来当棉签使用,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把耳朵里边的水吸出来了。如果跳不动的话把头歪向一侧然后捂住耳朵用力压再松手,多用几次,让那层水膜自动破裂开。很多人在游泳的时候会发现游泳的时候如果耳朵进水了再游一会自然就好了,通过水的压力,水自动出来,所以如果发现自己的耳朵进水了那就利用游泳的方式来搞定吧。耳朵有水的时候直接睡觉是最难受的,所以要先把耳朵里边的水清理掉再睡觉哦,这样才能睡个好觉。
1、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廊;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在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由于游泳池或河水不干净,污水入耳后引起外耳道皮肤及鼓膜感染,或耳内进水后处理不当,如不洁挖耳等.
可以把头往进水耳朵那边倒,让水自己流出来,还可以用纸巾或者是棉签把水吸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