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气冷热无常,这个时候最容易感冒,一不小心,病菌就会乘虚而入,突破我们身体防线,让我们头痛、鼻塞、发烧、打喷嚏、咳嗽等,严重妨碍我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每当我们感冒的时候,身边的人总会说:“感冒了,多喝点水,对身体有好处。”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感冒喝水
据有关流行病学专家说,感冒多喝水这种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通常,感冒是由外部的病毒或者细菌侵入人体而引发的,虽然多喝水可以间接起到排出体内毒素的作用,但是有很多人在大量饮用纯水之后,病情并没有得到康复反而引起身体其他功能紊乱,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感冒时如果盲目喝水,极易导致身体脱水!
人体在感冒的时候,会通过发烧来对抗病毒或者细菌,这个过程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流失,同时也会带走一部分的钠、钾等电解质成分。这个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喝大量的纯水,会使体内的钠、钾等电解质元素冲淡,当体内的钠元素浓度下降时,人就会出现眩晕、乏力、思维混乱等情况。这个时候,大脑就会发出信号,通过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身体多余的水分已达到身体电解浓度平衡的需要,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自发性脱水”。
所以,有关专家建议,感冒的时候身体确实需要补充水分,但是需要在喝水的同时,注意补充足够的电解质,才能够缓解感冒的症状。同时,患有感冒的人还要注意,不要一次饮用大量的水,而应该间断性饮用,这样既能时刻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又不会对肾脏造成负担。另外,戴上口罩保持口鼻部位湿润,用盐水漱口等简单方法也能够起到有效保护人体远离感冒病毒的侵袭。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几乎每个人都曾被感冒困扰过。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对抗感冒的方法。比如,如果身边的人患有感冒,我们都会提醒一句:注意多喝水!这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呢?感冒多喝水是会加速痊愈还是会导致疾病加重呢
并不是所有的感冒病人都适合多喝水的。感冒了不仅要喝水,还要多喝水,这似乎已成了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一个常识。然而专家提醒:不是所有感冒病人多喝水都对病情有利的。
感冒多喝水,对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可能造成伤害。据报道,对于医生建议感冒病人多喝水的情况,并没足够的研究指出这是一项好建议,并指出让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大量喝水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感冒喝太多的水,可能会造成低钠血症。《英国医学会会刊》上也有研究报告称,当一个人的呼吸道发生感染,如感冒或者患支气管炎时,身体会释放出大量的保水性荷尔蒙。当这种物质含量高时,喝入更多的水,便会引起水分过剩,体内电解质不平衡,造成低钠血症。
感冒不能多喝水,只是针对那些呼吸道感染的感冒病人,并不是所有的感冒患者都是这样的。
亲戚朋友感冒了,我们总是对他说:多喝点水吧。但是,近来研究发现,并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多喝水可促进感冒痊愈,相反,不少病例由于饮用了大量水分,导致体内电解质不平衡,引起低钠、低钾血症,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甚至昏迷。在身体没有任何脱水迹象时,不建议饮用大量水分来对抗感冒。
同时,因为消化功能下降,大量饮水使胃酸稀释,更加重了胃的负担。正确做法是:在感冒发热出汗多时,比平时适量多饮用些温开水,以不致引起胃部不适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