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影响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 早在两千多年前,医学家就发现营养与人的性格有关。在古老的希腊,凯波克拉蒂斯首次创造了气质学说,将人的性格分为多血症、神经症、黏液质、胆汁质4大类。他认为人的性格依本身各种体质含量的多少而定。加上后天环境的影响,如气候、风土、劳动、修养、饮食习俗、 食物结构等诸多条件的相互制约,奠定了人的各种性格。 现代行为心理学研究应用概率的方法统计归纳,把人的口味和性格试分成若干种类型。一个人的口味爱好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性格特点。 味道篇 喜欢吃清淡食物 性格特点:注重交际,善于接近别人,个性随和,但独立性不强,不愿意单枪匹马地行事。 营养原因:喜食清淡的人往往新陈代谢相对较慢,因此不属于思维特别活跃的类型,处事多能泰然处之,但缺乏统帅才能和决断力。 生理提示:日常生活中清淡的饮食值得提倡。但过少糖分与盐分的摄入可能引起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 喜欢吃酸 性格特点:有事业心,但性格孤僻,不善交际,遇事爱钻牛角尖,没有知心朋友 营养原因:酸性食物多含有较高的非金属元素,如硫、氯、磷等。正常人体的血液应为弱碱性,血液如呈偏酸性,不利于人的正常思维活动。过多的酸性食物的摄入形成的“酸性体质”极有可能是性格孤僻甚至“孤独症”的直接成因。 生理提示:爱吃酸味,怀孕常是第一个联想,但肝、胆功能不佳,也会偏爱酸味。 喜欢吃咸味食品 性格特点:待人接物稳重,有礼貌,做事有计划,埋头苦干,但比较轻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点虚伪。 营养原因:盐类富含金属元素,如钠、钾、钙、镁等阳离子,金属离子是神经传导的重要递质,也可以说是理性思维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喜欢高盐食物的人更具工作的计划性和条理性,但往往感性思维不够,因而相对比较冷漠。 生理提示:口味重,爱吃咸的人,可能是体内缺碘。吃太多盐,易高血压、肾脏病。要摄取碘质,可改由海苔、海鲜中取得,日常生活宜采低盐分饮食为佳。
吃,可以说是生命的一种本能。
可是,我吃我的,和心理学有啥关系?
还真的有大关系了。
我们在不断关心吃喝之事,吃多了巧克力和汉堡容易发胖,走在路上突然想吃一顿美美的火锅,冬天下雪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吃的一顿麻辣烫回味无穷,想要保持身材时抵住美食诱惑。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验?
-为什么有的人超级爱榴莲有的人觉得很臭!
-喜欢吃咸的人和喜欢吃甜的人来自不同的星球?
-为什么会有人不能忍受芹菜的味道?
-吃辣的人性格真的会比较“泼辣”吗?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而心理学是有关“生物体是怎样做和为什么做”的科学。
可以说,对一个人来说吃也是一种社会行为 , 它隐含着个体在社会中生存的态度和方式。
吃货心理学?
You are What You Eat
研究者针对食物味道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①喜欢吃甜的人更愿意从事志愿活动,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
同时,甜还可以通过对多巴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抑郁。
②爱吃咸的人,更愿意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③食物中蛋白质、脂肪较多时,更容易激发人的社交情绪,喜欢这种香味的个体,更外向,待人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