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我有一个同学(大学生)前几天获奖失败了,找我哭诉,我安慰她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你会因为你小学一年级没有得上奖状难过吗?言下之意就是以后就不会难过了,她回了我一句,现在不会,可是我一年级的时候真的很难过啊。对啊,你现在分手了你心里也知道,时间会磨平一切,你以后就不难过了,可是现在还不是难过的死去活来。你做的事情会升级,成就和失败与以前相比会越来越大,但是悲伤不会升级,小学一年级的悲伤和现在的悲伤一样是你脑子的全部。你说的无病呻吟也是,那是因为现在的你比大学生做的事大了,你感觉他们在无病呻吟,实际上,你现在为你所做的事发出的感慨和大学生的无病呻吟相比,是一种东西。
举个例子来说,我经历过两次骨折,理论上当时应该是非常疼的,但事实上记忆并不算深。真正难以忍受的是打上石膏以后被包住的地方很痒,但挠不到。我想很多人眼中的痛苦就像硬伤一样的疼痛,那些人生的重大打击。这些打击客观上很严重,也容易引起同情,但其实人是很有韧性的,不那么容易被击倒。然而无病呻吟的难受就像是没什么缘由的痒,越是挠不到,越是痒得难以忍受,虽然明知道事实上皮肤连点过敏反应都没有,但就是抓心挠肝得恨不得把石膏拆了再骨折一次。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是活在当下的焦虑之中:婴幼儿可能因为起痱子焦虑;小学生因为玩伴儿焦虑;初中生因为“恋爱”焦虑;高中生因为考试焦虑;毕业后乃至而立之年为找工作、成家焦虑;不惑之年为升职加薪养家焦虑;知天命之年为身体焦虑;耳顺之年为去哪里跳广场舞焦虑…只是刚好,大学生也在为他们认为重要的事焦虑着,在旁人看来,大概是无病呻吟吧!
以前曾经看到一句话:孩子的世界很小,所以对孩子来说,芝麻绿豆也是天大的事。从一个成人的角度看大学生,可能会觉得他们“无病呻吟”、“明明生活这么优渥轻松还整天介叫苦喊累没吃过什么是真正的苦”之类的,但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时候,那些学业上爱情上的烦恼和痛苦也是实实在在的。娇生惯养,以为自己是主角一样
我作为一个大学生看到有些人时不时发那种说说朋友圈都不舒服。个人感觉有些事情即使心里再不舒服再难受,也不要公开地发布出来。一条“文艺”的说说不知会让多少人浮想联翩,然后问他发生什么了他又告诉你没事。矫情。
因为终于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卑微,希望改变自己当前的处境,但是又懒惰缺乏自控力。不甘堕落又不思进取。十分讨厌现在的自己,目前的大学生活真的磨灭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无聊了所以无病呻吟,但还是要改变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