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状况下打哈欠”是指当人们感到无聊、倦怠时,出现打哈欠的现象。但“传染性打哈欠”是一种特殊的现象,人们会通过视觉、听觉系统来接收外界打哈欠的信号,并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模仿对方的行为。以往的研究表明,这种无意识的模仿行为与人们移情,或识别、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有关。若个体社会功能受损,共情能力较差,被传染打哈欠的情况会少,因为他们往往不善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如自闭症患者、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但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打哈欠被传染的可能会降低。
即便你现在没感觉到困倦,也可能会因为被人打哈欠而打哈欠,这是一种无意识状况下模仿动作的回声现象,被称为“传染性打哈欠”。这种现象甚至可以在物种之间传播,研究表明,黑猩猩在观看其他灵长类动物打哈欠的视频时,它们也会打哈欠。即使是我们在打哈欠,狗狗也可能会被传染。当你读到这里时,你可能正在打呵欠,但这并不是因为你犯困了。
打哈欠已经成为一种含有社会讯号的行为,因此,当这种行为发生时,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正向的作用。打一次哈欠仅需不到6秒,时间虽然短暂,但却能使我们放松全身神经,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一次很好的休息,其效果胜过镇静剂。当然,当我们过于疲倦时,也会不断打哈欠,这是在提醒我们需要适当的放松,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专家认为,打哈欠已经进化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手段,它可以帮助我们协调自己的行为反应,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变化,这种观点在社会心理学称为“从众心理”。我们确实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的行动参照,被传染打哈欠也是如此。若个体易受暗示,或在凝聚力较强的群体中,这种传染会更显明显。
哈欠传染的原因是受到了心理暗示,可能是因为处于同一个空间的人同时需要补充氧气,动物群体中,哈欠传染可作为协调其群体的社会行为,保持警觉,避免受到攻击。所以, 哈欠传染是个社会性行为。
打哈欠传染更容易出现在“移情人群”中。我们看到别人打了个哈欠,然后自己的大脑会问下一自己累不累,一般都是肯定的反馈,于是自己也跟着打个哈欠。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别人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