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觉得不是因为不敢结束这一天,而是因为不想打断自己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并且想把它解决掉。想想,在自己大脑飞速运转想要解决一个或者连锁的多个问题的时候,就算把自己强按到床上,能睡着吗。确实,白天也可以,但有的人偏偏就是擅长熬夜用功,有的人就是擅长起早做事情。想想自己中学时候,虽然每天都是六七点钟起床,按理说生物钟应该很稳定,但是结果呢,起那么早只是为了抽空打个盹,我一直都觉得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才好,当然也要控制不要太过分,但不能看到别人的"良好作息时间"而打破属于自己的生物钟。
作为学生党,没有工作压力,大多数时间还是不喜欢熬夜的,但是有段时间的确睡不着,还会持续很久。我把它称作内心十分混乱而且浮躁的时期,夜深人静的时候,尤其是乌漆麻黑的状态,眼睛一闭上,当视觉器官休息的时候,大脑就很活跃,就进入了另一种状态,也就是俗称的另一个自己就出来了。当然,有些人也愿意把它叫做寂寞。
工作了一天,吃饭、哄孩子、洗衣服、逛超市、看电视、聊天,我每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实际上只有晚上。时尚帝国的老佛爷就说过:无法忍受不能独处的人。每天24个小时,我只有在夜晚这么几个小时是属于自己的。熬夜简直是生活在城市中人们寻找自我的一个窗口,谁都不用管,可以任性,释放压力,一个人独处。
工作的人多一些吧,某天晚上和一位朋友交流,他因为负责各种活动的对接,监督团队进度,谈合作项目,所以每天都需要添加很多陌生人;第一个微信到了人数上限,只能再开第二个,第二个也到了,就开了第三个。他这些年习惯了熬夜,生物钟调不过来。我不知道古人的生活,但熬夜真是现代人的普遍行为。
绝对是学生党,考试月期间是不得已,而考试月要持续两个多月,每周一门的频率,于是养成了生物钟,或者说是由“十二点钟了好晚了赶紧睡”变成了“啊不过是一点钟考试月都两点三点睡的说”。观念的改变。还有一个原因是对今天的“未完成”感到愧疚。
学生党很容易解释吧,如果住校,晚上大家都睡了就只剩自己的时候就会觉得变成一个人了。然后瞬间心境就开阔了,一些想法就蹭蹭冒上来了,而且个人觉得黑暗的时候会比较容易开脑洞,晚上就是气氛好,白天光视觉就接受了太多信息,脑没法好好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