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长大了都试图改变父母行为来弥补儿时内心深处的缺憾,但亲身经历告诉我,这不过就是徒劳。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只有他们自己能改变自己。但至于他们愿不愿意变,也不是你我能够左右的。所以为什么说,放下执念很重要。另一个原因就是,你不断跟他们争吵,试图让他们同意甚至“屈服”于你的观点或者“年轻人的话语权”,这跟他们又有多大区别呢?这是个很容易被我们自己忽视,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
父母从来不在意什么对错。他们在意的是阶层,利益。我家有个亲戚家里很有钱,过年来我家吹牛逼说“他见一老板从飞机上往下撒钱。”周围的亲朋好友,一个个附和着,个个点头哈腰。如今这个社会,只要你有钱,你说屎好吃,都有人信。你在家里没什么权威,经济能力也不行。
其实他们说的对,你“听着”就完了,不用过脑子。根据我粗浅的经验,但凡是这些搬出“长辈”身份来“倾销”观点理念的长辈,其实水平也都不怎么样。他们需要的只是以身份威权来获得“认同”(就是晚辈的服软表现),而非真的发自内心要跟你讨论问题。
对于正确的,有益的教导我一定会虚心听然后尽量改正。对于他们无事生非无理取闹的胡乱教育,不好意思,我左耳进右耳出。你该说说,我该作继续作,你不怕气死,你就一直这样和我摆着个脸子教育我,反正我也不听。
可以听着,但是对不对,要不要照做你自己去衡量。或许长辈们的观念在我们看来陈旧落伍,甚至你觉得ta们三观不正。但是,我愿意相信ta们抱着善意,希望自己的人生阅历能帮助你,希望你少走弯路。
听着就听着呗。其实说不定哪天倒想听了呢。倒不一定对,只是独在异乡夜深人静时,保不齐会想起那些三观不正的絮叨,那时听不到的或永远听不到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那些为你唠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