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喝未加工的牛奶会引起腹泻。而空腹状态,乳糖不耐受引起腹泻症状可能会造成脱水、血压降低和电解质失衡。或者说,空腹喝牛奶,使得少量摄入乳糖产生的轻度症状造成的健康风险相对稍大。稍稍跑题一些,奶制品在成人食谱里并非不可替代。特别在食品加工过于精细的当代,多数人并不缺少优质蛋白质的摄入。牛奶虽然是还不错的钙源,但是对于乳糖不耐受人群,有限的摄入量决定了贡献并不大,更何况引起的腹泻还会造成微量元素的流失。总的说来,牛奶算是一种不错的食品,但完全没必要上升到一个不可或缺的程度。对于成年人丰富的食物来源而言,真的没必要再刻意去寻找什么“营养丰富”的食品来“增强体质”。
牛奶中含有蛋白质、乳糖、脂肪等营养素。乳糖属于碳水化和物,他会优先供应给人体一部分能量节约蛋白质,所谓的“空腹喝牛奶营养不能全面吸收”大概就是指的蛋白质的流失,其实不会造成这种情况。但是有些胃肠功能或先天“乳糖不耐”的人就不应该空腹喝奶,尤其不能空腹喝大量奶。比如有人空腹喝了牛奶以后会有腹胀、腹泻的情况,这类人就不适合空腹喝奶。还有人从婴儿断奶以后就很少喝奶,这类人也不适合空腹喝奶,因为会出现“乳糖不耐”的情况,同样也会腹胀、腹泻、消化不良。所以,如果从小经常喝奶,并且胃肠功能较好,空腹喝奶不会有什么不适,也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牛奶含有大量乳糖。一般中国人都缺乏乳糖酶,无法分解乳糖。空腹喝下牛奶后,乳糖会长时间留在肠道中,导致渗透压上升。而渗透压上升又会导致肠道无法吸干肠道中的水。所以大肠里就会积留大量的水,就会拉稀...假如大肠中已经残留一些粪便,那么牛奶进入大肠后,只会稀释粪便,而不会在大肠中流动了,所以腹泻症状就比空腹喝牛奶轻微。但即使有屎时喝牛奶没腹泻,细菌发酵乳糖仍然会导致腹胀、放屁。
空腹状态下喝牛奶不仅会让人昏昏欲睡,同时对牛奶中各种丰富的营养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将会从胃中很快排出,而且宝贵的蛋白质还会被人体分解作为热量被消耗掉,从而难以起到本身应有的作用。而牛奶中的氨基酸在小肠内没有来得及吸收就被排入大肠,甚至还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
牛奶中不止是蛋白质,还有碳水化合物,身体优先吸收的是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来供能,其次是是牛奶中的脂肪,而蛋白质只排在第三位。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空腹的时候人体会自动分解脂肪和肌肉蛋白来提供能量。这时候与其担心空腹喝牛奶会损失那丁点蛋白质吸收,不如抓紧拿牛奶垫垫肚子好好「保护」肌肉。
胃肠道比较敏感的人群(大多是体弱的妹纸),用医学术语就是有“肠易激综合症”的人群,把凉凉的牛奶灌进胃里,就算没有乳糖不耐症,也可能会因为肠激惹而腹泻。可以小口小口慢点喝,或者用温水加热一下。总之我认为呢,还是不要空腹喝牛奶比较好,但如果你就喜欢空腹喝,也是可以的,高兴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