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鳞鱼,指的是身上没有鳞片,如黄鳝、泥鳅、鲶鱼等,淡水无鳞鱼的生活环境一般都生活水沟,泥巴里,身上比较脏,身上细菌寄生虫比较多。传统中医认为无鳞鱼和有鳞鱼相比,更偏温性,易产热,因此热性体质,比如平时容易上火、口干、长疮、大便干燥的人应该少吃,否则会加重症状,从临床上观察,确实也可见到病人食用上述实物后病情加重的情况。中医里无鳞鱼属于发物,会导致旧病的复发,一般中医会建议少食用无鳞鱼。
从现代医学来看,无鳞鱼含胆固醇较高,老年人和肥胖人群应该少吃,如银鱼,每百克含胆固醇量就高达361毫克。胆固醇过高有可能导致冠心病、脑血栓,会引起血管壁结构发生变化,发生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富贵病。结核病人在服用异烟肼这种药时,忌食无鳞鱼和不新鲜的海洋鱼,淡水鱼,无鳞鱼中组胺含量较高,而异烟肼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两者发生反应,会造成组胺大量蓄积,造成中毒。
民间传言说无鳞鱼是发物,一些生病的人吃了或者是有救急的人吃了,会加重现有的疾病或者诱发原有旧疾。当然稍微懂一点儿中医知识的就知道,这是无稽之谈。中医只是认为无鳞鱼和有鳞鱼相比,更偏温性,异产热,因此热性体质,比如平时容易上火、口干、长疮、大便干燥的人应该少吃,否则呢会加重这些症状,但是也并没有说不可以吃。
中医认为,食材和药材一样,都有寒热温凉属性,没有鳞片的鱼属温性,吃了容易上火。第二,无鳞片的鱼生活中缺乏保护,身体的毒素偏多,它们死了之后很容易产生毒素,吃了对人体不好。第三,它们有着很高的胆固醇含量,所以应该少吃。
好说回来,为啥不让人吃无鳞鱼。最大的问题在于,在传统上并没有接触过无鳞鱼。对没有接触过的东西,给出这样的建议。这就像欧洲人之前对于西红柿和土豆抱有很强的敌意一个道理。人类的行为都是相同的。
有些传言传的比较有鼻子有眼的,说鳝鱼、鲇鱼、鱿鱼等无鳞鱼,胆固醇高,常吃容易患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但是要知道,无鳞鱼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门类,它里头包含有淡水鱼、咸水鱼,各种各样的鱼类,其中不乏一些胆固醇偏低的鱼类,所以关于无鳞鱼和胆固醇的说法也是没有根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