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行气化滞药物,如厚朴、砂仁、木香之类。湿性重浊,困阻中焦脾胃,脾之清气不开,胃之浊气不降,则出现肚腹胀满疼痛,湿气被困,气郁易致食滞,食滞又加重气郁,如此则湿气被困、气郁、食滞三者形成恶性循环,唯有配以行气化滞的中药才可,如《和剂局方》平胃散,方中苍术苦温辛澡而寿香,除湿运牌,厚朴苦温除湿,行气化滞,陈皮芳香化浊,理气化滞,生姜、大枣、甘草、调和碑胃,诸药合用,可使湿浊得化,气机通畅,脾胃复健。
冬季有许多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觉:精神不振、畏寒、皮肤干燥、肾气不足、女性宫寒痛经等,其实这些都表明气血不足,元气受损、经络不通,是身体发出亚健康的信号,这些应该是寒湿造成的。只要注意调理,都能改善。首先应该在生活上要注意多喝白开水,通过排泻功能排出体内湿毒之气。饮食上要荤素搭配合理,不能偏颇,全面摄取营养。要坚持运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其次用蕲艾洗脚泡澡可排出体内湿毒,而且效果很好。
补肾方剂是以补养肾脏药物为主组成,治疗肾虚不足之证的一类方剂,临床上也经常运用。它以《内经》“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等理论为依据,从属于补益剂范畴,为“八法”中的补法。肾阴不足则形体脏腑失其滋养,肾阳则失其制约,出现腰膝酸软,形体消瘦,眩晕耳鸣,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一些阴虚征象,故宜滋肾养阴,对症治疗,代表方如左归饮等。
肺主气,补气就是肺气,白参3克,白萝卜150克生姜1小片,内清外补兼祛寒,补肾更重要,冬天三阳在内三阴在外,要根据本人肾阳虚与肾阴虚,年青人阳虚金贵肾气丸,阴虚知柏地黄丸(一天一次即可),老年人阳虚用蛤介一对沉香一克 使肾纳气为补,阴虚牡蛎15克鳖甲(醋炙)20克 , 平肝潜阳平衡阴阳为补 ,如有另需关联微博道一堂。
左归饮由熟地、山药、枸杞、炙甘草、茯苓、山茱萸组成。张景岳称“此壮水之剂也,凡命门阴衰阳盛者,宜此方加减主之。”方中熟地甘温滋肾以填真阴,山茱萸酸温补肾益肝,枸杞子滋养肝肾,山茱萸、枸杞子合熟地滋肾阴补肝血。炙甘革、茯苓健牌益气,山药益肾强阴佻脾。诸药合用则养阴补肾,以治肾阴不足之证。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难经》说:“气者,人之根本也。”人体气虚的时候,就会出现肢体倦怠无力、呼吸气短、动则气喘、声低懒言、面色萎白、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弱自汗、脱肛、子宫脱垂等一系列症状,因此,机体气虚时,需要使用补气剂,来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