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我的家乡就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我就是吃少数民族特色菜长得的,我的家乡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东南包括了凯里市区还有28个自治县。每个县都是一个种类的少数民族,不过最多的民族还数苗族和侗族最多,中国56个少数民族,这边差不多占了一半,甚至还有一些民族不列入56个民族里面,因为这些民族人数太少太少,比如说单人旁加一个革,词典里没有这个字,但是我们家乡有这么一个民族,从小只知道就叫他们革族 ,因为他们人口太少,和苗族生活在一个地区,所以国家把他们也列入苗族,但是他们的文化,服饰,语言,风俗,完全和苗族不一样。他们是一个崇拜太阳的民族,从头饰还有衣服都会秀一个太阳。记得小学时候老师说:曾经日本民族来这边考察 ,说这个民族是他们日本遗留在中国的祖先,就是因为革家人比较崇敬太阳,他们侍奉太阳为神。
至于少数民族的特色菜,我吃过好多种,有苗族的酸汤鱼,现在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其实少数民族地区的菜色也是相差不大的,但是黔东南最著名的菜应该属酸汤鱼,我还吃过炒蜂窝,炸蝗虫,炒腊肉,腊肠,烤全羊,牛肉火锅,狗肉火锅。不过这里的特色应该是蝗虫和蜂窝,黔东南很多人都爱吃,可能外面的人看着觉得很恶心,曾经我也都不吃,因为一想到那白白的蜂子 ,有点像蛆,😂我从小就不喜欢吃也不吃,但是也是最近不久才改变了我的想法,不久前和老师们聚会,在一家餐厅里吃牛肉火锅,店家炒了两盘蜂窝,炸的脆脆的,老师叫我试试,哇(⊙o⊙)哇,起初感觉不好下课,没想到吃了一个还挺叫吃的,这个蜂窝不便宜的,市场上卖100一斤,可怕,也许这就是每个地区的特色,比如说海边的杀虫对于生活在沿海的人老说是一道美食,但是我买送人的时候,他们说你这么吃这么恶心的东西。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特色美食,这些美食都十分的美味,在所有的民族特色美食中国,我最喜欢的还是新疆的大盘鸡。
喜欢上大盘鸡完全是来自于大学时期同寝室来自新疆的室友,她带着我们找到了一家据说还挺正宗的新疆菜,那是我第一次吃大盘鸡,自此之后就不可自拔的爱上了它,在我看来,这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大盘鸡这道新疆美食的特点就是大,我们一个寝室八个人吃还觉得挺多呢,可见这个大盘鸡的分量是多么的足了,除了最主要的原料鸡肉以外,里面还有土豆,蘑菇和青椒,配料也很丰富,量也比较大,配菜吸收了大盘鸡的汁水,口感非常的棒。
大盘鸡的口感是那种微辣中带着香味,让你吃了第一口就想要一直吃一直吃,配上米饭我们吃下两大碗,最后的关键就是皮带面了,据说正宗的大盘鸡最后会用面条拌汤汁吃,也是非常美味的。
其实很难想象在新疆这样一个不产辣椒的地方会有微辣的菜肴,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新疆紧挨着四川,众所周知四川是出了名的能吃辣,所以这种饮食方式也被新疆人借鉴过来,应用到自己的饮食文化中,就形成了新疆美食独特的滋味。
自从那次吃过大盘鸡之后,我就不可自拔的的入了大盘鸡的坑,我想只要是吃过一次的人,就不会有人不爱它,如此有特色的新疆美食,真是百吃不厌呢。
我最喜欢的还是云南傣族那边的菜品。
一方面云南的菜品里头有非常多的自主的调料,比如说香茅草,薄荷,都比较有特色,搭配在一起的时候,会有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云南傣族的菜品,最主要的就是他所说的调料和全中国其他任何地方的都不一样。傣族擅长用柠檬,薄荷这样的香料,放在一起去烹制的肉食,有一种独特的香气,这种香味让人感觉到生活中需要其他的选择和口感,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可以去尝新,而且最重要的是越南的识货都非常有原生态的味道,基本上都是当地所滋生土生土长的一些食材,而进入口中的时候,那些奇妙的口感,会让人的灵魂都准备升华了的感觉。
另外一方面,云南的食材都选择纯天然的食材,真正在当地吃的时候,没有一种感觉,就是整体上这些食材给人的感受都非常的新鲜可口,不会有任何的食材内容放了很多天,陈旧的口感。
他们对于原料的选择基本是上到了一种极致的程度,就例如他们做的香茅草炒罗非鱼,鱼肉大多数情况下在河中直接抓到的鱼,当场开膛破肚,烤出来的口感才是最好的。真正体验过这样的饮食和当地原生态的制作工艺的话,你就会深深的爱上云南人做菜的方式,有些像傣族这样的民族,他们的口感又是有很特色,再加上这些鲜美多汁的食材,真的让人有一种分外享受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