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的暴力分拣和用户信息泄露,是一直以来难以根除的顽疾,此次曝出的申通快递将底单随意抛弃现象,只不过是整个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类似行为不仅是在申通存在,其他快递企业与之相比也丝毫不处于下风,只不过没有被公众所发现和曝出,但无论是哪个企业,这种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已经涉嫌违法犯罪,但行业监管措施的不完善,导致这种违法行为长时间得不到规范和遏制,也说明相关职能部门的不作为现象是非常严重的。
电商经济的兴起,是快递行业保持高速发展的动力源泉,如果说电商是假货泛滥的温床,那么快递就是个人信息泄露的罪魁祸首,国家一再强调加大对信息泄露的打击力度,但政策在基层总是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这也跟管理部门的懒政理念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主管部门能够加大打击力度,并且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类似行为是非常容易遏制的,但问题是快递企业不但没有建立自律体系,即使是主管部门也毫无作为,在这样的客观背景下,底单的随意抛弃也就成为了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
实名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国家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的强有力措施,但快递企业作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高发区,竟然没有任何强制性的措施予以监管,这也说明我们的很多职能部门根本无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出台的很多政策都有很好的初衷,但总是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跑偏,这已经不是政策问题,而是基层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出现严重偏差,要想打击快递行业的各种违规行为,首先要将管理部门的懒政和不作为等职务犯罪彻底根治,才能为公民信息的安全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此来看,我国的公民信息安全依然是任重道远,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但如果基层管理部门没有积极主动的执行思想,这些政策就会被视若无物,即使技术层面有所升级,如果从业人员和运营企业没有自律意识,加之主管部门的懒政行为从中作祟,公民的个人信息同样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也是我们今后的信息安全工作需要改进的环节。
现在我国很多地区的老百姓被电信诈骗所欺骗,还有很多的老百姓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利用,这些事情在全国各个地区发生的十分密集。根结原因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很多有个人信息的企业,根本不顾个人信息的安全,随便的处置个人信息,这就会造成大量的个人信息外露,造成老百姓的信息被泄露这些事情现在很多,必须引起大家的注意。
我看到有新闻曝光出在朝阳区康营家园内有大量被遗弃的申通快递底单,上面均记录有用户的个人信息,看到这个事情,我不禁对个人的信息开始担忧了,因为如果按照申通快递的情况,那么我觉得每一个个人信息安全,根本就不是可能得到保护,这就是个人信息被当成儿戏,给老百姓造成的损失真的是不可弥补。
首先我个人觉得申通快递的行为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任,作为一个企业应该保护自己用户的个人信息,这是起码的行业道德准则,如果一个企业连没有这样的职业精神,那么客户的个人信息资料将会被随便的处理,那么用户的安全谁能够保证?申通快递的行为是玩忽职守,没有一点行业道德,简直是无良企业的楷模。
我觉得申通快递已经涉嫌违反《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因为根据我知道的情况现在国家有规定快递底单应至少保存六个月,如果要进行销毁的话,必须要在邮政部门监督下进行整体的个人信息销毁,这才是正规的办法,可是申通快递做出的事情和这个程序格格不入,真是叫人担心这样的企业泄露过多少用户个人信息。
我觉得申通快递做出这样的事情,那么监督管理部门为什么迟迟没有反应,难道相关监督部门根本不知道情况吗?起码邮政部门应该了解吧!因为销毁的时候邮政部分应该监督,可是邮政部门也不知道,完全是老百姓看到,新闻媒体披露!这样的监督管理部门,简直是纵容申通快递的行为,我觉得这件事情必须要进行认真的查处,抓出相关责任人!
现代社会生活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多人喜欢在网络上买买买,天天喊着要剁手却根本停不下。网购的存在注定快递十分的火爆,根本就不用担心失业问题。而其中的行业大头中通圆通申通等为大众所熟知。近日有有市民反映,在朝阳区有大量被遗弃的申通快递底单,上面均记录有用户的个人信息。这样的处理方式在网络上引起了大众的讨论,这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遗弃问题,更多的牵扯到了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快递公司就这么随意处理底单,其实就是在把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当成儿戏。
根据《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快递底单应至少保存6个月,并在邮政部门监督下销毁。申通随意遗弃客户订单的行为已经违反了相关的条例。随意遗弃的行为给客户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信息的泄露让大众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公之于众,很可能会遭到不怀好意的诈骗电话,造成信息上的不安全,对客户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快递公司掌握大众的信息,责任十分重大,而随意丢弃的行为和58同城简历信息泄露从本质上是一样的,对于客户的信息没有做到妥善的管理,这是一种失职行为。
其实关于快递的问题并不少,快递暴力也是不少网购朋友头疼的问题,本来出发时好好的商品在快递员随意的抛掷下有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更有快递员随意拆开包裹拿吃的等不文明行为,造成包裹的半路丢失。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人工还是主要的快递运输手段。期待有一天能够通过管道运输,如液化的天然气那般,可以完全自动化。这样的设想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太遥不可及,快递公司还是我们主要依赖的对象。快递公司身上肩负着重任也应该注意些,在制度上进行必要的完善,加强信息管理免得在发生同样的事件。
2016年11月11日,天猫成交额达到1207亿,京东“双十一”下单量超过3200万单,同比增长130%,交易额同比增长59%。这是一个买买买的时代。这也是一个送送送的时代。顺丰,ems,申通,韵达,中通等快递,天天爆仓。截止2014年底,申通业务量完成24亿件,同比增长50%,营业额为310亿。
在没有快递柜的年代,一到中午11点开始,下午4点30开始,学校门口喷水池旁,堆满了快递,场面尤为壮观。无论是夏暑难耐,还是寒冬凛冽,拿快递的学生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啊。仅仅是我们学校,就如此火爆,想想全国,那简直不敢想。
但快递所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始终笼罩在我们上空。平日,大家拿回快递,都会将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先划走,然后再放到垃圾桶,但是这并不能杜绝我们的个人信息不泄露。这不,新闻就爆出了,申通快递员将大量的快递底单,随意扔掉,而且有人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了。
明文规定,快递底单要保管6个月才可以在监管部门之下销毁。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快递行业遍布全中国,快递人员有多少,监管部门有多少,监督部门有这个余力去做到保证每张快递底单在他们眼皮底下销毁?我认为可能性不大。
网购买买买,快递送送送。现在的个人信息安全,已经不太安全了。我们都不知道,到底是谁将我们的信息卖掉,连起诉的人都没有。问题已经造成,最重要的不要再让这样的问题再出现了。首先,快递行业要尽快建立相应的行业规则,规范快递从业人员的行为。二是,监管部门你醒醒啊,这可是关乎13亿人民的信息安全问题啊。
申通快递公司随意丢弃底单就是对顾客的不诚信,对公司制度的不尊重,对法律的无视。
【对顾客的不诚信】无论什么公司,无论顾客是谁,无论所处的是什么行业,都有一个至圣法则:诚信至上。申通快递作为物流运输公司界的领头羊,在人们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口碑,而且在网上购物时很多顾客还会指定这家快递公司,都是出于对公司的信任,在这个电信诈骗很猖狂的时代,骗子们想法设法搞到顾客的联系方式,身份信息。我们每次收到快递以后都会小心的把个人信息一栏刮掉。而申通这么做无非是在任何保护手段都没有的情况下将我们的信息送到了不法分子手中,完全辜负了顾客对其的信任,诚信都是相互的。失去诚信就无从谈公司的利益了。
【对公司制度的不尊重】申通快递公司在成立那一天起就会有公司规章的制定,对于这件事可能是公司员工做出来的,说明平时公司对于员工这部分的意识没有实时加强,一个员工对规章制度的无视就会影响整个申通快递在行业中的口碑。 大问题往往是由于小举动的错误,如果申通员工的不注意,泄露了重要信息,后果不堪设想。
【对法律的无视】法律对快递行业是有明确规定的,必须留底6个月,申通快递随意丢弃先不要说是否到了销毁时间,这种随意不按程序进行办事的态度就是违反法律的。对法律的无视是任何一个公司都不可以逾越的底线,尤其是快递行业,面对的群体很多,有个人和公司等等,对这么多人不负责任带来的法律后果是不可想象的,舆论压力也是必须承担的。
申通快递的这件事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保护个人信息先从自身做起!
申通快递随手丢弃底单的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的行为,极有可能造成用户信息的泄露。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网购的便捷性,网购正在日益流行起来,需要购买商品,不需要像过去那样浪费大量的时间去找实体店,只需要打开购物网站输入所需要的商品,点击搜索,加入购物车,点击付款,一切就都解决了,网购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在网购中,由于需要提供真实信息,这就极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
也有很多不法分子,将目光投入到网购链条中,网店店主,快递人员,都成了出售用户个人信息的利益链中的一环。关于网店和快递企业违规出售用户信息的新闻不时就有爆出。对此,有关部门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严禁此类现象的发生。可是效果却不怎么理想。很多用户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往往会提供假的姓名等,这样不仅保护了个人信息,也可以收到快递,但是在国家出台政策要求开始实名制之后,这样的方法也就不再可行了。
对于信息的保护,只能依靠快递企业的自觉。但是,在很多的快递企业,对于快递底单的保管,十分的粗放。近日,有市民举报,在一个小区的垃圾箱旁,有不少被随意扔在地上的申通快递底单,这些底单上面写着收发货双方的联系人及具体地址和电话。甚至有的快递单上还写着快递的具体物品。一时间引起网友们的极大愤慨。
申通快递这样粗暴的丢弃用户单号的行为,表明其根本没有在意用户的信息安全,极有可能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危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