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期间受过严重的强迫症困扰,那种痛苦是不可言状的,同别人倾诉也没人能理解,也许只有体会过的人才会懂吧。举个例子,曾经因为座椅螺丝的轻微松动导致一周内无法安心听课。我的思维模式是这样的:“螺丝在响动”,“诶,有一点残缺没什么,听课算了”,“诶呀,但是确实有不舒服”,“好烦啊,就这点破事已经十几分钟没听课了”,“刚刚想着自责又耽误听课时间了,怎么办,这样子下去不行啊”,“不知不觉又想了一节课,都下课了,我这一节课都做了什么,天呐!”,“椅子真的不舒服,我下课把他重新钉一下”,“吖,上课了,可是钉的还是不够紧,是不是还能再深入一点?”,“又想了好久,又耽误上课时间了......”重复着,自责着,被强迫思想折磨着。
强迫症,分为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我觉得强迫性思维必然会带点强迫症性行为。如反复的想停好的汽车是否会爆炸,你就会去不停的摸他,好使自己心安理得。强迫性行为的出现必然带有思维的想,想得自己都怕,才会反复的洗手。不管是思维还是行为,都离不开缺乏安全感。由此感觉焦虑,恐惧,抑郁等。再则,头毛迟钝,对外界感觉麻木,身体疼痛等都有可能产生。强迫严重的时候如行尸,所以善待自己,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
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会莫名其妙地说一堆没用的,明明知道哪些不必说,可是像被迫开口一样不停地继续。比如想说“我早上在柜子里找到一块糖”,会说成“早上我起床然后走到柜子边上打开柜门看到格挡中间有一块糖”。知道可以省略,但是就是要说,甚至“有一块糖”说成“有块糖”都不行。
我老公就很辛苦,每天检查我收的衣服是否叠得一样大小,否则他要全部重新叠一遍。每天都觉得屋里灰尘打扫不干净,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打扫干净才能开始别的工作。我越来越懒了,他就越来越辛苦了。他会经常唠叨我,所以我也愿意,离他远点,出门跟朋友多呆一会儿。
一种强烈的执着。把自己设定在一个局限性的固定的格局和标签内,也是完美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太强调结果太苛求的人或者说按照某种特定流程已经形成固定模式的习惯就是强迫症。其实放轻松反倒会好些。强迫症是因为自我纬度太窄而自己又不自知造成的。
个人觉得完美主义只是一种个人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凡事追求完美,讲究圆满。这个并不能说是一种心理问题,在现在社会这种心理很常见,不能说大家心理不健康。强迫症的朋友不过是要求细致一点,没啥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