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庆档的电影票房下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见证了中国电影不可思议的疯狂时代!
让我们复盘一下2014-2016年的国庆档电影情况:
2014年国庆档高票房电影(票房过亿):总票房10.91亿
1. 《心花路放》,豆瓣:7.0, 票房:6.3亿,特色:黄渤,徐峥,导演:宁浩
1. 《痞子英雄》,豆瓣:5.4,票房:1.64亿,特色:赵又廷,黄渤,林更新
1. 《亲爱的》,豆瓣:8.3,票房:1.13亿:特色:黄渤,赵薇等,导演:陈可辛
2015年国庆档高票房电影(票房过亿):18.5亿
1. 《夏洛特烦恼》,豆瓣:7.4,票房:5.58亿,特色:开心麻花
1. 《港囧》,豆瓣:5.7,票房:5.47亿,特色:徐峥,赵薇,包贝尔
1. 《九层妖塔》,豆瓣:4.2,票房:4.63亿,特色:赵又廷、姚晨
1. 《解救吾先生》,豆瓣:7.8,票房:1.39亿,特色:刘德华
2016年国庆档高票房电影(票房过亿):15.7亿
1. 《湄公河行动》,豆瓣:8.1,票房:5.31亿,特色:林超贤(香港枪战片之王),张涵予,彭于晏等主演;
1.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豆瓣:5.4,票房:4.66亿,特色:张天爱,邓超,岳云鹏等
1. 《爵迹》,豆瓣:3.7,票房:2.74亿,特色:导演郭敬明,范冰冰,吴亦凡,陈学冬,陈伟霆,郭采洁等
1. 《王牌逗王牌》,豆瓣:3.4,票房:1.88亿,特色:刘德华,黄晓明,欧阳娜娜等
管中窥豹,通过简单的分析可以发现,不论旅游亦或是其他消费场景是否真正影响到电影市场,但越来越多的低质量影片正在挑战影评人的极限,如爵迹好于2%的动画片,又比如王牌逗王牌好于0%的动作片,好于0%的喜剧片(为天王捉急啊)!
可奇怪的是,这么低质量的电影,为什么还没有这么高的票房?
再来看看影片的特色,爵迹的小鲜肉阵容,明星效应绝对超乎想象,主要演员的粉丝几乎均不少于2000W,这里不做严谨的估算分析,刨除粉丝交集,僵尸粉等等,真正愿意为偶像买单的决不在少数,这也是烂片也有好票房的基本原因。
所以,再来考虑2016年的票房低吗?
一点都不低啊!
2016年高票房电影一半冲刺豆瓣底线的电影,居然贡献了3成票房,怎么能说低呢?
看电影虽然是大众过节的一种选择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选择看电影的。中国电影票房大热是这几年的趋势,有增必有减,不可能一味的增长下去,什么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一定的发展过程。
国庆档电影算是一个比较热的电影档期了,除去贺岁档,春节档和暑假档外。以往每逢热的电影档期总会有好几部同类型的电影上映,反观这次,几乎一种电影类型只有一两部电影,竞争似乎不怎么激烈。对于观众而言,选择的余地和范围也小了。
中国电影票房在我看来其实是虚高的,哪有那么多叫好又卖座的国产电影。好莱坞大片一引进,几乎就包揽了票房市场了,还有香港警匪片和台湾小清新……太多太多的外来电影挤占了国产电影的市场。这次的电影市场,没有好莱坞大片,自然票房也不会激增了。
电影票房大热,太多的人投身投资于电影,但真正的电影精品又有几部,中国电影,什么时候能有一部得奥斯卡了,也就有出头之日了……
我认为导致国庆电影低潮的主要原因是国庆旅游热的兴起,据调查,国庆长假5天中国旅游消费超4000亿元。但也跟缺乏爆款电影也是一个事实。
《爵迹》虽然在票房上附予了高期望,但是在上映前却惨遭网友批评,观众在这如林弹雨的批评中,也渐渐对这部电影产生放弃念头,如果不是高颜值高人气的明星撑着,可能整部电影就垮掉了!而评价不错的就是偏严肃的犯罪动作片《湄公河》和小众清新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单靠这两部很难撑起国庆电影消费需求。
但如果不是旅游市场的分流,国庆电影多多少少能挽回一些票房。但其实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是没必要太过较真,一个东西不可能永远在市场上呈现正态增长,呈现负增长我们只能说明目前短暂的现象,而不是行业的发展出现问题,电影行业不能用表象来判断行业整体。
国庆了就要一定去看电影吗,这个是不能划等号的。国庆档电影票房或首次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我认为是电影不够吸引人。单独一个国庆档的数据,也不能意味了什么,可能大家都很”忙“,看官们不必介怀。
国庆假期的时间,我更喜欢陪伴家人来一起渡过。平时都是被忙碌的工作占据的满满的,总是没有时间。另外也喜欢去周边游一游,出去看看风景,看看人头,感受下节日的气氛,放松下自己的心情。我对于电影的态度,是喜欢看一些大制作的“大片”,就今年国庆档的几部电影来说,《爵迹》就感觉是游戏类的画风,都是一票小鲜肉,看颜值的,《湄公河行动》有点硬汉的风格,还有是小清新类的电影,我抱着可看可不看的感觉。
好电影难求,好导演不易,好观众更是挑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