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什么?独处就是一个给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化的手段。比如独处的时候会给自己过去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复盘,从中获得方法和经验。同时也能够缓和自己的情绪,降低精神压力。独处是合理的情绪发泄方式。
独处是一场生活的复盘。在我们的身边,每天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这些事情就好像站在马路上一个又一个噪音一样,你很难从中过滤出对你有用的信息。这些噪音反复在脑海中形成干扰,然后时间就这样过去,虽然看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却没有半点内化到自己的身体里,唯一不一样的就是心情变得更加烦躁,人生因此而焦虑。
而独处就是这样一个回忆,反思,总结的过程。独处就是排斥了过多的干扰源,使人能够集中有限的注意力,针对性提取生活中那些有用的信息信号。
独处能够缓解焦虑情绪。让信息过多的时候,人的大脑就会出现过载现象,或者是堵塞现象。这个时候独处就是一个疏导的手段。把内心放空,让一切蠢蠢欲动都安静下,一个个排列在你的周围任你挑选任你宠幸。
当一切都安静的时候,心情也出现难得的平静,这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它让心里变化体验更加空灵。让一切纷扰之物退避在独处空间之外。
最后,独处是合理的情绪发泄形式。很多人认为情绪的宣泄应该是呐喊,咆哮等等情绪激动的做法,其实不然。发泄的意思指的是让不满的情绪远离或者是隔离。很多咆哮的行为并非宣泄,往往是冲动的表现。
但是独处也能有此效果。有研究表明,冥想和运动一样能够使人的情绪等到释放。而冥想就是独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独处的时候其实是自己和假想中的自己一次对话,一次都问题的深入剖析。这种宣泄方式是非常正面的。
对我来说,独处的意义,是让自己找到自己。
以前的时候,我喜欢一群朋友在一起,除了睡觉,恨不能大家时刻都在我身边。我的身边如果没有人陪着,就感觉发慌,好像自己一下子被世界抛弃了一样。这说的有些夸张,可是那种恐慌却是真实存在的,具体表现在不停的看手机,看有没有人找我,在房间里不停地转来转去,总觉得有什么事没去做。
后来,我意识到自己的这种状态不对,太依赖别人来给自己安全感了。一旦,别的朋友聚会没有叫我,我就会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我强迫自己独自上街,可以没有目的,想去哪里去哪里,逛逛书店,看看新衣服,甚至找个公交车,随便坐去哪里。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平静下来了。自己独处的好处凸显了出来。以前一大帮朋友出行,会因为时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家等一个人,或者一个人去凑别人的时间,其实有点累。自己独处,会比较自在,做事也有了效率。
不想出门的时候,我会选在待在家里看看书,看看电影,甚至做做家务,也并不觉得孤单了。是的,孤单,以前无法独处的时候,那种恐慌,就是孤单的感觉。
孤单和孤独是不同的心理状态,学会独处之后,懂得倾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即便是孤单一个人在家,也并不觉得孤独。我可以让书来陪我,跟大师对话,可以让电影陪我,跟另一个世界对话,让健身和家务陪我,跟汗水和愉悦对话。
这些都是独处给予我的,她让我找到我自己,知道自己心里最想要什么,越来越独立,能在焦灼里平静从容地审视自己,也能在平静从容里,坚定的找到以后路的方向。
分享给你,希望我们都能找到自己。
我一直觉得,我们是需要独自一个人生活的时间的。当我们身陷人群之中,跟着群体生活的时候,我们的想法很容易被群体左右。有一本书叫做《乌合之众》,里面说了,当一群人集合成一个群体的时候,他们的独立思考性就随着群体的扩大而不断下降。
在独处中发现和了解自我,找到人生的道路,这也许就是独处的意义吧。
我们不能否认的一点是,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的思考自己的人生。诚然,在这个时代,我们不用太多的思考也能够过好这一生。我们的社会已经有太多规则了,剩余的部分,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通常就已经会为我们安排好。九年义务教育,然后按部就班的高中毕业,选择大学,每一年都有一些热门的专业,家长和老师的建议通常就已经够用。大学毕业之后,家长会找尽各种办法为孩子安排工作,再之后,就是稳定的结婚生子过日子了。
这样的人生看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好,那么,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独处呢?
就是为了,摆脱这种看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人生。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活成别人的。我们应当有自己的想法, 有自己的喜好,应当自己选择大学的专业,选择自己的工作,选择爱人和定居的城市。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里,我们都需要依靠独处的时间来进行自我思考。生命途中,每一个选择都应当是我们自己做的决定,人生如此,当为自己而活。
独处的意义是什么?是让我明白,从此刻开始往后,我要走哪一条路。
我喜欢独处,但并不代表排斥社交;我喜欢和朋友在一起,但是我也会可以的划分出属于我的领域和空间。独处的含义是什么呢?作为一个死宅我竟然一时间说不上答案,但是在我看来“独处”它的反义词就是“相处”。
一提到“相处”这个词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与他人的交往,无论是萍水相逢还是情深意切,这个关系里除了我们自己还会有另外一个人。因此“独处”,我认为它也算是一段关系,只是这个关系是自己与自己的一种连接和交往。所以我认为“独处”也可以说成“与自己相处”。这样一想这个词好像就容易理解多了。
再想一下,与别人相处时,我们需要做哪些事情呢?了解别人的喜好,了解别人的性格,与别人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从而让自己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或者是经历不同的事情。因此“独处”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喜好,了解自己的性格,于自己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这个情感可以是自信或者是乐观等等。很多时候我们总喜欢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相处”上面,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内向”往往伴随着贬义,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对于自己往往有很悲观地看法。因此就需要独处,我们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独处之后,我们也可以说:当你总是对他人释放善意,也别忘了要好好的对待自己。
公众号:废柴的战斗笔记(ID:noteoflifestyle)
说到独处的意义,我跟你分享一下,我自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独处的经历吧。
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处,是我刚工作不久。因为从事餐饮业,突然对制作美食感兴趣,于是每次自己尝试做喜欢的东西,很多久久涨了20斤体重。
瘦不下里很苦恼,听人说辟谷很有效。于是把自己关在家里一个星期辟谷。
当时也不敢出门,就怕碰到好吃的,破了功。于是,我不上网,也不玩手机,家里不放任何吃的。就自己一个人待着,偶尔看看书。
开始的时光很难忍。前三天就是无聊的要死,也很饿。过了三天可能胃部已经不蠕动了。开始感觉不到饿,偶尔感觉没力气。
不知道为什么内心慢慢的变安静。就是那种你突然感觉所有想不通的事情变得亦然清晰。
曾经的委屈,无用功,放不下。一下子都化开了。整个人思想变得很通透。
最重要的是,突然变得很沉静,很有勇气。发现自己其实很强大。就算如今的情况,没有饮食,没有娱乐。一样可以很安然的生活。我不依靠任何的东西,也能很好的活下去。
那种感觉真的太棒了。
经历了那次,我有两件事不怕了。第一骂我不需要过多的饮食也可以思路清晰;第二,我可以跟自己相处。
经过那次,没多久我开始自己去健身房健身,不再对饥饿过度慌张。也开始读书,寂静的也一个人看书到深夜,也不过过度孤独。
那种稳定让我感觉到空前的强大。虽然没有什么大成就,但过着我想要过的生活,这就很好。
我们孤身一人来到这个世界,到最后,也要孤身一人向世界告别。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几十年里,那些最最黑暗的时刻,那些最最艰难的路途,实际上,都需要靠自己独自撑过。
无论是谁,其实终究是孤独的,没有谁会永远陪伴在你身边,所以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其实是跟自己独处。而独处的意义就在于,更加学会与自己宁静相处,更加认清自己。在与自己独处的过程中,去感受生命里真正的愉悦和快乐。
周国平说:“独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和最美好的体验。”我相信每一个曾经与自己愉快相处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抛开世俗的纷争,抛开感情的纠葛,抛开生活的压力,抽出那么一些时光,安安静静地环抱自己,用回到子宫的状态与自己平和对话。这是一种格外享受的状态,不是逃避现实,反而你会在独处中更加明白自己人生的目标与理想的路途。
当我们身处喧嚣的环境太久之后,常常容易迷失自己,忘了自己的初心,忘了未来的目标,忘了自己身处何方。而独处的意义更易彰显,这就是为什么比尔盖茨每年会“闭关”一周,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武侠小说里的杰出人物都是在“闭关”之后取得超越自己的成就。
我们经常会听到,低质量的社交,步入高质量的独处。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世界,能够祥和地与自己独处,在独处中进行深度思考,已经越来越稀有了。实际上,越是深处浮躁的社会,越需要我们与自己好好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