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台风真的是猛如虎,不对,应该比猛虎还吓人。已经造成了广东省深圳、阳江、珠海、湛江、江门等14座城市紧急避险,转移安置受灾群体达95万多人,死亡4人。
山竹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最近刚好有朋友在深圳,发来了几张超市抢购画面,偌大的超市,商品顾客空空如也。
而就在室外狂风大作,暴雨成灾。
如此狂暴的台风,与它清甜的水果名称实在是不相符。
那么,台风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
最早以前,每个国家都自行命名台风,同一个台风在不同的国家有了不同的名字,实在混乱得很。
于是世界台风委员会做了一项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由台风周边140个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使用,大概5年左右可以轮换一次。
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发音或含义,译为当地语言。
一旦台风造成了重大的灾害,这个台风的名字将被删除,由该台风的命名国再提交新的台风名字。就像这次的山竹,就是用了泰国给出的新命名。在这之前的台风“榴莲",因为破坏力太大,被台风委员会删除。
每个国家给出的台风命名,都很有意思。像泰国盛产水果,所以该国家对台风的命名多用水果名。我国的台风命名多用神话和花名,像我国被删除的台风名:龙王,还有海马,还用过花卉的名字:杜鹃、海棠等。美国对台风的命名多用风暴、大雨等具有威胁性的名字;韩国和朝鲜也多用自然界中植物的名字命名。
禾田飞歌:混迹于媒体圈的码字工。微信公众号:禾田飞歌(ID:ahetian2017)
自“山竹”入登我国大陆起,所到之处,草木、房屋建筑、地面等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截至2018年9月17日8时,中国内地“山竹”台风造成4人因灾死亡。台风“山竹”袭击菲律宾造成该国至少64人死亡。可见其危害之大,破坏之强。然而这么“残暴”的台风,去有着十分“灵动”的名字,山竹。山竹原是生在东南亚的一种水果,即可食,又可作为染料。而它为什么又作为台风的名字。
台风,它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天气现象,它发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便逐渐形成台风。大家都知道,每一次台风来袭,气象台播报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代称,也就是台风的名字。名字简短、通俗、易记,便于向台风威胁区的千百万群众传递信息,增加警报的效用,以避免同一地区同时面临几个热带气旋影响时出现混乱状况。
奇怪的是,台风大都有个好听的名字,如“杜鹃”“百合”“珊瑚”“丹娜丝”“鸿雁”等。1997年,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循环重复使用。
该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中国内地提供的10个名称分别是:龙王、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所以,台风有着好听温雅的名字的原因即使这样了。但大家要及时做好预防台风的安全知识及措施,避免台风的危害。
台风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
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
台风委员还规定:如果某个热带气旋(台风)给台风委员会成员造成了特别严重的损失,该成员可申请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从命名表中除掉,同时补充一个新名字取而代之。
比如,2006年在我们老家那个乡镇正面登陆的台风,“桑美”,它就被永远除名了。
因为它让我们老家损失了十几个亿,让多少人至今想起来依然胆战心惊,所以它就从命名表中永远删除。
因为每次我们一看到这个名字,就会想起那悲惨的一幕,多少人在那次台风中房子倒塌,财产尽失,甚至还有人生生会被吹走,再也没有回来!
台风过后多少天了,我们还随处可见到处倒塌的房屋,海边到处都是一股难闻的死yu的味道,整整一周了,银行都无法正常开门营业。
更不要说乡亲们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灾后自救当中,修补的修补,抢救的抢救,他们一边为失去的财产而伤心,另一方面,依然要擦干眼泪继续前行。
总之,台风“桑美”,让我老家的所有父老乡亲遭受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台风委员就绝对不会再使用”桑美“这个名字,因为它太晦qi了,它给我老家的人民带来了无法估算的损失!
我想这次的山竹,一定也会被永久除名的,因为它真的太可怕了,它是当之无愧的“feng魔”!
我的家乡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身为福建人,从小到大没少给台风打交道。不过还真没关系过台风的名字,这不,这次的台风“山竹”太有名了,才认真研究了一下台风的命名规则。
实际上,最早台风是没有名字的,后来人们才突发奇想给台风命名的。首先是澳大利亚的气象学家对台风命名,并且用的是女性的名字,为什么这么做就不知道了。后来其他国家的气象学家也纷纷效仿,有用自己不喜欢的政客名字命名的,不过用的比较多的还是以女性的名字命名。由于女权主义者反对这种做法,也为了防止台风名字的混乱,台风委员会才规范了台风的命名原则。
命名规则很简单,就是事先拟定好命名表,出现台风了,就按照顺序循环使用。这个命名表是有WMO台风委员会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地区、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的。命名的原则是要文雅,要有和平之意,所以各国大多是以自然美景、动物植物来命名。中国大陆提供的10个名称是:龙王、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而说到台风山竹呢,就要从菲律宾说起。2006年菲律宾遇到最严重的风灾之一:榴莲台风,造成了数百人死亡,所以一提到榴莲,菲律宾人就会有所心惊肉跳。而榴莲这个名字是泰国提供的,因为榴莲是泰国的水果之王,泰国政府认为台风榴莲让人产生了不好的联想,于是就提出了改名字的申请,而山竹是泰国人的水果之后,就有榴莲改为山竹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这两天朋友圈已被山竹霸占?由于这次山竹的风力很大,中心风力已经达到17级,所以不管是政府的重视程度还是实际的破坏程度,都是非常非常高的。作为身处江南温和气候的我,却是在家悠闲地吃着水果山竹,隐隐有些不好意思呢。
其实台风的命名,并不是等台风形成后才取名的,而是根据一份长长的名单挨个用里面的名字。所以,并不是说这次的台风长的像山竹才叫这个名字,而是早在它形成前就已经定下了。
在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为了避免全世界人民各自胡乱给台风起名字的问题,就联合了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了一些台风的候选名称。然后每个单位给10个名字,加在一起就有了140个台风名字。然后将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名字按照单位的英文名称的字母进行排列后,按顺序循环使用。此后,一旦有新的台风形成,就按照这个顺序每次取一个名字出来使用。
像我们中国,就很喜欢用一些神话里的名字来命名台风,很多玉兔、悟空之类的名字,就是中国取的名字。而这次这个山竹的名称,则是来自泰国,而泰国确实也是非常喜欢用自然界的东西给台风命名。
但是这140个名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一场特大台风会带来很大的灾难,为了避难,可以申请停止使用这个台风的名字,而由当时起名的单位再重新提供一个名称。这样,那个不好的台风名字就永远留在历史里了。
希望山竹快快过去,名字再甜,到底台风也不是个好东西啊。
近日,被称为“风王”的台风“山竹”肆虐完太平洋后胜利在广东沿海登陆,虽然已经减弱为风暴,但是山竹的能量不可小觑。
粤港澳多地进入一级防台风应急响应,广东省停课停工,高铁停运,航班取消,沿海疏散人员。一时间全国人民都想赶紧封印住这颗大山竹。
由台风影响,网络上关于台风的热议话题也是纷纷登榜。山竹明明这么好吃,为什么被当作台风的名字呢?又为什么不是香蕉、苹果呢?
原来,台风的名字命名是有规律的,并不是随便拍脑门起的哦~台风名字是由一个命名表来决定,这个命名表中有14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别由台风委员会的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拥有10个命名权。名字按照表中顺序年复一年使用。这次的大山竹就是由泰国命名的。
按照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生命财产造成特大损失,就回被从表中删除,空缺的名字由原推荐成员重新推荐。曾经我国的海马就被除名。2016年10月19日,海马给菲律宾和我国华南地区带来严重损失,经济损失总计约19.3亿。于是“海马”被替换成为“木兰”。
据统计,2000年到2016年间被除名的台风就有40个,可见台风危害之大。希望这次的山竹不会被除名,受到台风波及地区的人们能够平安。同时向在狂风暴雨中逆风而行的勇者们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