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两天雨,在朋友圈看到市区个别地方积水严重,不乏“请到这里来看海”的戏谑话语。若说暴雨天确保自身安全,最保险的大概是呆在家里不出门。当然如果家里住的是低洼地带或是容易产生泥石流的山区,还是早早撤离的好。
通常来说,暴雨天气确保自身安全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留意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准备。
很多老人家都有听“天气预报”的习惯,如今获悉天气情况在智能手机上十分方便,而且准确率很高。出门前关注天气预报,如果有暴雨预警能避免外出时就尽量避免。确需外出,可准备防雨装备:雨衣、雨伞,雨鞋、等等。最好乘公共交通设施,不要自己开车。
第二,出门在外时如遇暴雨,需要注意躲避。
如果雨势太猛,一定要找安全的建筑物躲避,如果有江河决堤的危险,要往高处去。
尽量避免踩涉积水,因为可能会有下水道井盖缺失或地线线路管线漏电的情况,这种悲剧已经上演过很多次了。
不要呆在树下、桥下、涵洞、避雷针、高压线下、危墙下,远离排水排洪沟。日本这场30年来最严重的暴雨,有个小学生就是因为走在学校游泳池边上的高墙下,被倒掉的墙砸死了。古人说“不立于危墙”下,是很有道理的,在不确定哪些是危墙的情况下,对周围可能存在的危险都保持一份警惕是有必要的。
不要走不熟悉的路。不管开车还是行走,且记慢行。因为危险可能就在前面。
第三,掌握一些自救本领。
学会游泳。如果大水来了,至少可以多支撑一些时间等待救援。一旦处于洪水的危险之中,要借助飘浮物,保持冷静。
丁是丁: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在全网热销中。自媒体公众号“丁是丁(ID:dsd555555)。
刚刚经历过6月份广州十年一遇的暴雨水灾,对这个题目是深有感触的。
当时整个广州大概有四个人因水灾身亡,都是因为触电。另外我身边很多朋友也是陷入暴雨中进退不得。当时也出现很多过去没有想到的问题,今天就说说那场暴雨中我的一些体会:
1,暴雨滂沱,如果发现路面出现深水,应当避免出门。当时我在公司上班,而且还是晚上,水深齐腰,我是淌着水回家的。所幸家离公司不是太远,大概一公里。
所以我建议水位太高就等水退再出门。如果是晚上,就不要回家,太危险了,最好是当晚睡在公司或者找附近的酒店住一个晚上。
2,出门了的,出门前要和家里人沟通好时间,避免家人着急。同时要上网了解好灾情,哪些地方水浸,哪些地方封路等等。然后出了门就要关闭通信设备。
3,水深的地方不要强行通过,应该检查好水深再决定,最好不要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避免走路边,因为下水道的排水孔过多,有可能被水吸入下水道。
4,不要单独行动。当时一个矮个人的同事在经过一个水位及胸的隧道时,被一个水浪打到深水区,幸亏当时同行的是一个高个子,游过去把他拉回安全区。
5,不要开车,车辆基本都是泡在水里,而且由于有些车型重量较轻,出现车辆被水冲走的现象。很多人坐在车里都被冲到了路基上,马路中间的花花草草上,幸亏没被冲进河里。
6,避免触电。不要靠近一些有照明设备的广告牌,或者一些电箱之类的地方。这点最重要,当时广州有一对母女就是触电导致死亡的。
最后,必须远离一些危险的地方,比如山坡,山脚下,树底下等等。
暴雨天要确保自身安全,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情况。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就不要出门了,如果非得出门,尽量选择雨相对小,风也相对小的时候,开车或打车出行,越快到达目的地,越早办完事回到室内,是最好的选择。
还要注意,出门在外的话,不要在大树旁边,不要撑伞打电话,一面遭雷击。
还有就是,有的时候暴雨往往也伴随着大风,甚至可以把树刮折,把广告牌刮飞,把一些根基不稳的硬物、重物刮起,重重地落到另一个地方。如果被砸伤,轻则破皮流血,重则伤到骨头,导致骨折之类的更为严重的伤害。
也尽量不要走地下过街通道或者地铁之类的,万一城市的排水系统没有做好,导致大量积水快速涌入,在地下通道里,也是很危险的情况。
如果是在上下楼梯时遇到,有可能,被冲跑,如果是电梯上,有可能导致电梯出现故障,更危险。
最重要的是,不要接触任何导电的物品,以免遭受雷击。
如果在家里或者室内,有充电的电源附近,也尽量离远点。
如果暴雨后的积水已经比较深了,就别开车了,水漫过车,自己也会被困在车里。
尽量穿长裤长袖,别穿短裤短袖,这样万一轻微的刮蹭,衣服还可以帮忙阻挡一下伤害。
其实,出不出门也看学校和单位的规定,如果国家都发布这种天气预警了,最稳妥的方法是,学校宣布放假几日,给学生布置点预习、复习作业就好了,晚几天再学,总比受伤了好多天学不了要划算多了。
公司也宣布放假几日,待雨停之后再赶工加班之类的。
能不出门就别出门了。
在自然灾害来临之时,我们才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当然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我们不要过度惊慌失措,只要提前掌握一些小常识,就能做好自我保护。
1. 关好门窗。
由于暴雨的威力很大,它会把家里晾在阳台上的衣服吹走,把种在窗台上的花盆吹到楼下摔碎。为了避免这些物品会砸中过路的行人,我们要将衣物收好,把花盆搬进屋内。
记得小时候下暴雨时,我和父母正撑着大伞回家。在路过一个居民楼时,我们就看到楼上的花盆被大风逛了下来,只听砰的一生摔碎在地面。
幸运的是没有人从那里经过,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每当暴雨天气,我都会提前收好衣服,放好花盆,关好门窗,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不给他人带来麻烦。
2. 不要到山区地带。
下暴雨时,山区地带最易出现山体滑坡,树木被吹断刮倒的危险事情。因此,我们要尽量减少外出旅游,避免进入山区地带。
记得在夏天里的一次旅游,我和家人坐在回城的路上,却偶然遇到前方封路。经过仔细询问,我们了解到由于最近暴雨连连,山体松动,出现了山体落石和滑坡的现象。
随着车流的缓慢前行,我们看到了滑坡的路段,虽然施工人员开着挖掘机在抢险,但是,一块块岩石仍然在不停地从山上滚落下来,随时随地都会带来新的危险。看到滑坡的路段被远远地甩在身后时,我们悬着的心才平稳了下来。
所以,面对暴雨天气,我们一定要做好以上两点,让自己和家人免受暴雨的侵扰。
根据新华社的报告来看,此次日本的暴雨已经造成了126人死亡,情况相当严重。
那么,在暴雨天我们要注意哪些来确保我们的自身安全呢?
首先,暴雨天要准备好雨伞、雨衣等防雨工具,同时最好穿水靴等防水和防滑的鞋子。很多人在暴雨天喜欢穿拖鞋为了方便,其实这样是不安全的,因为暴雨天地上有大量杂物,为了防止脚受伤,建议不要穿拖鞋。
其次,暴雨天一定要注意安全,雷雨天的时候不要站在天桥下、铁架下,同时也要远离树木、远离路灯、高压电线。一定要找到就近的商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确保安全避雨。在雷雨天的时候不要在户外打电话。
另外谨记,暴雨天的时候尽量减少徒步时间,选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更为安全。尤其是在大风的时候可能会有树叶或者树枝挂落导致人受伤,公共交通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
如果暴雨天选择了开车,请务必在出发前灯、雨刷是否存在问题。暴雨天开始一定要控制车速,不要行车过快,同时留意前车和后车的情况。在行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车子出现故障,第一时间可以选择弃车,打电话求助救援机构,同时告知自己的保险公司。千万不要一直在车里困着,这样很容易出现意外和危险。
再次,暴雨天在家里的人要注意用电用水,尽量不要在暴雨天选择用太阳能(洗澡)。关闭好家里的门窗,如果刮风比较严重可以对风口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家里安全。
另建议暴雨天最好选择在室内,不要随意外出。
邻国日本暴雨灾情严重,也导致了上百人的死亡,此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那么我们在暴雨天气,该如何保证自身安全,我认为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不出门。
暴雨天气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不出门,但如果你居住的地方是属于边远山区,容易发生塌方和泥石流的,当地村委一定要注意做好群众的安全转移工作,并带齐必备的生活用品。如果你是住在安全地区,下雨天就减少出门次数。
第二,远离它们。
远离大树。暴雨天气千万不能站在树下躲雨,那样不止不能躲雨,还更容易引火上身。远离电力设备,比如高压电线等,因为人是导体,碰到断了的电线就容易发生触电。远离电器,特别是最好别用手机,以免手机在通话或使用过程中发生电传导。同时和其他人一同出门的时候,千万别手拉手,避免有人被闪电击中而传导到其他人身上。
第三,准备好它们。
绝大部分的塑料都是绝缘体,在发生暴雨的时候,最怕就是行人在路上行走时被击中,而如果你所使用的雨具是用塑料制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自己不被闪电击中。比如塑料雨衣,塑料雨伞,塑料鞋等等。
第四,具备基本防护措施和自救知识。
以上提到的几点都是在发生暴雨时应该注意并必须做到,这样才能有效的防范被闪电击中。但如果真的被闪电击中,身体有轻微的酥麻感,别慌张也别奔跑,蹲下来靠着地面,你身上的电会慢慢传导到地底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