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仗大,人数多,作用小。各级政府部门全面出动,周末全天加班下街道下社区,捡垃圾、撕小广告,保持市容市貌。实际上,以我们单位为例,几个部门分一组,浩浩荡荡下去,几十号人,统一穿着蓝色小马甲,社区的人带队走在前面,旁边跟着环卫工人,所以我们基本上就是游街状态。但是非常辛苦,七八月深圳非常热,不准打伞不准带帽,好多同事一天下来中暑了,好几天饭都吃不下。基层群众负面评价多。创文时我深刻感受到了老百姓的怨言,尤其是做生意的个体经营者。每次创文,城管、安监、执法、消防这些部门都是分头行动,一般来说一个个体户,在创文期间一天平均接受三波人的检查。有一次我们部门下去捡垃圾,走到一个卖不锈钢的店里,发现他把小三轮车锁在小巷子里,创文期间这种事情坚决不能发生。于是我们领导跟店主说,要求他把三轮车移走,店主跟店主老婆一听这话就炸了!店主老婆破口大骂,说你们消防来人就说不能放到房子里面,有消防隐患,放在门口城管就说不能占道经营,放在停车位上社区又说非机动车不能占用机动车停车位,我放仓库安监就说影响安全生产。你们到底要我怎么样,这个三轮车我不要了,你们拿走。说完死活把三轮车扔给我们,于是,最后我们领导没办法只好把三轮车默默的拿回了单位。整治行动一阵风。大家都知道深圳关内关外差别非常大,关外的很多街道跟东莞的镇差不了多少。可是创文不管这么多,于是为了让整体环境在短时间内提升,基本上都是运动式、风暴式执法,把环境差的地方围堵起来,把一些不美观的建筑遮蔽起来。创文组一走,马上恢复原状,缺乏后续的跟进与整改,给百姓除了添麻烦还有什么?功利性、目的性太强。让我最惊讶的是深圳某区,租用一整栋位于核心商圈的商业大楼,整栋楼全屏显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几个字,给人感觉十分突兀。
车间里每周都搞卫生评优,好得奖差得罚,可笑吗?站在工人的角度,认为天天搞卫生既影响生产,又全是形式主义,每周就干净检查的那一天。工人都说,检查卫生真是毫无意义。然而管理者是这么想的:首先卫生必须要搞,脏兮兮的不仅不好看,还可能影响生产,传播疫病。其次,工人不一定每个人都注意卫生。如果不定时检查,可能有些人几十天才打扫一次,甚至从不打扫。第三,有些角落,即使很注意卫生的人,也可能很少打扫,如柜子顶部,管道背后。而这些地方往往容易滋生蚊蝇。所以要重点检查。那些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正由于一眼就能看到,反而不太注重。反正怎么也会打扫干净不是?!第四,只要有了定时的检查,无论是打扫得干净的还是不干净的,至少会定时做次打扫——而只要打扫了,即使不干净,也比一直不打扫好。所以检查是必须的。如果定时检查,总能把卫生环境保持在水准之上。
在社区做基层,我不说实质上做了什么事,说点虚的事,每次搞文明创建都要单位整文明创建材料。那些堆积如山的材料,全是靠复制,抄袭,编纂。图片摆拍到什么程度呢,大家带上一年四季的服装过来,在会议室不停的玩变装游戏。假装开了各种会议。然后打印出一两千张A4纸,查了不行重新打,抽查到你们家,还要彩打。不知道环保局是不是也是这样。整理材料的工作人员各个心力交瘁,成夜成夜的干。老人没人愿意搞材料,交给新来的大学生,所以这些大学生一进基层就了解了一套标准的造假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