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五星步行街上,曾有3名街头“行为艺术”表演者因其装扮过于恐怖,被110民警制止并带进警局接受调查。
3名“行为艺术”表演者来到五星步行街,分别戴上恐怖鬼头面具,身穿染成灰色的医护人员白大褂,面目狰狞地站在步行街花圃边展示。其中一人手持听诊器,听诊器“听”着一张百元钞票;一人手持抽血针筒,针筒内有代表鲜血的红色染料液体;还有一人则手持菜刀。
3人脚底还放着一块写有“请你换回白衣服”字样的牌子,不远处放置了一个写有“为山区贫困学生募捐”字样的募捐箱。
据3名表演者介绍,他们这组“ 行为艺术”表演主要是影射医疗不正之风、批判医疗行业的惟利是图行为。其中听诊器“听”着一张百元钞票,表示医生与患者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针筒内有代表鲜血的红色液体,表示人命关天的医疗事故;持刀者则表示高额医疗收费就如同在抢钱。身穿的灰色衣服是医护人员白大褂染色而成的,“请你换回白衣服”字样的牌子就是呼吁部分医护人员能遵守职业道德,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衣使者。设立的募捐箱的目的是想通过“行为艺术”吸引观众为希望工程捐款。3人表示,表演“行为艺术”都是自我行为,之前自身也没有经历过医疗纠纷。
因3名表演者装扮过于恐怖,并且持有菜刀,真实含义又比较隐晦,多数观众对此持批评态度。不少群众纷纷打听其中原由。
从今年8月的第一次有关恐怖小丑惊现的报道起,两个月的时间里,全美超过10各州已经涌现大量与恐怖小丑有关的误报与威胁,并有12人因此被逮捕。而更令人感到惊吓的是,这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行为艺术」在英国、加拿大,以及澳洲也不乏模仿者。
恐怖小丑。尽管装扮成小丑并不违反法律,但是由于大规模的出现恐怖小丑,警方也指出如果以此行为恶意恐吓他人会被处以相应惩罚。同时部分地区和学校也明令禁止小丑的服饰装扮。
不过,为什么小丑的装扮会让人们感到如此变态和可怕?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恐怖小丑开始在全球蔓延?
加拿大心理学家Rami Nader最早提出一个概念,叫「小丑恐慌症」(coulrophobia),即人们看到小丑形象后条件性产生的恐惧。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临床意义上的恐慌症(没有载入进精神科医生的葵花宝典DSM-V),而且世界范围内也鲜有人被真正确诊为有「小丑恐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