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的这把环首铁刀,全刀长度达117.5 厘米,宽约8厘米,最厚处5毫米。平肩长身,刀刃略向内收,刃线十分清晰。包浆优美,品相十分完整。刀柄处尚残余部分木柄。刀茎宽厚,猛烈劈砍不至折断,但此刀为单手持握,当时汉军之剽悍可见一斑。另铸环首,厚实沉稳,与刀体连接浑然一体。此刀保存极好,历时近二千年,风骨尤存,刚柔相济,此刀亦是目前已知存世品相最好的汉环首长刀之一,品相远胜绝大部分汉墓出土之同类铁刀,展现了汉代铁兵器的原貌风采。其良好的保存状态和造型,为今人研究古代钢铁制作的独特技术,及汉代环首刀的战术用法,均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可谓“国宝”级藏品。环首刀诞生我国汉代时期,是由钢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和淬火后制作出来的直刃长刀,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种兵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环首刀将匈奴打败,并间接促成了当时的欧亚民族大迁徙。大唐盛世是国人普遍认为的黄金时代,这种光辉使那个时代的任何事物都蒙上了一层别样的色彩,这色彩也包括那个时代的各种兵器,唐刀等兵器的真容到底如何一直都是古兵器爱好者圈子里的热门话题。尤其是有人认为唐刀是日本武士刀的“祖先”(这个说法会引发很多口水争议,也不是冷君所要探讨的内容),这更让很多人对这种刀有了特别的想象。
汉代骑兵的主流兵器是长矛和戟,受限于马鞍与马镫,骑士无法做出太大幅度的动作,短兵器的攻击距离和攻击力度不足,所以短兵器不实用。骑兵刀的功能更可能是在下马后面对突袭和反突袭,而非马上的高速砍杀,所以专注于砍杀的弧形刀会少见。另一方面受制于采矿量,需要大量金属的刀具费用肯定比枪头高,这也决定了刀不会大量装备。板甲开始普及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事情了,中世纪的主流是链甲,中世纪晚期确实出现了板甲,但那时候的板甲还没完善,材质上也因为便于加工使用的是熟铁,到文艺复兴时期进化为钢。
倭刀和部分环首刀一样,镐造(其实与其说唐刀是日本刀的鼻祖,或许汉刀才更合适,唐刀的形制及锻造方法多有传承自汉刀)。如图中右边第3把刀。环首刀也可以双手,如图左边第4把刀。环首刀的长度可以达到1.5米,如图第二把刀。这些都是汉代风格的刀。日本刀也有从直到弯或更弯的过程。这么说吧,如果拿把三枚合或者镶刃造的倭刀外形的刀,装上环首,就变成环首刀的刀型了。所以各位刀友,在造刀时更应该注意刀的内在(淬火和夹钢技术和日本刀还是不一样的),而无须太注意外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