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茶叶均有不同的外形。如冻顶茶为半球形、铁观音为全球形、文山包种茶为条状、龙井为片状形等。茶叶的色泽以色度光艳带油光且色泽均匀为主,除了龙井颜色较绿外,其余皆呈蛙皮色。茶叶条索愈结愈好。因为茶叶愈嫩条索才能揉捻得愈结身骨重实为佳。因茶菁幼嫩者肉厚,成茶条结实,而老叶时叶张薄,条索松,与一般茶叶较轻飘。条索以完整的好,且粗细大小相近者为佳。茶叶与茶梗愈干燥越好。香气留香愈久愈好,若有“焦”、“烟”、“酸”、“霉”等其它异味,或混浊不清等杂味则为下品。入口感觉醇厚甘滑,并使口腔长时间保有茶香味为佳。茶汤入口苦涩味重、味淡,或有菁臭味皆为下品,若苦涩只是短暂现象而能即时回甘则无妨。茶汤中的沉淀物愈少愈佳。水色以浓厚明亮为佳,若混浊暗淡则不好。
可以通过净度判断茶的好次。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例如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人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物。根据外形判断茶叶不是很难,只要取适量的干茶叶置于手掌中,通过肉眼观察以及感受就可以判断其好坏了。另外,抓取茶叶的时候也不要忘了看里面是否含有杂质。方通称"茶香"。茶叶经开水冲泡五分钟后,倾出茶汁于审评碗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气为佳。而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北方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审评水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
茶叶的好坏,千差万别,如果不掌握大量的茶叶知识,想购买到上好的茶叶可不是容易的事了。所以如果你想喝到上好的茶,就必须掌握有着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知识。对于茶叶好坏,我们可以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我们广大普通的喜欢饮茶的人,在购买茶叶时候,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等简单的方法来判断,从而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变的更加不容易。嫩度茶叶的嫩度是决定茶叶品质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就有了“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其实这个指的就是嫩度。对于大部分嫩度好的茶叶,基本上都会符合这种茶叶的外形要求(比如龙井就要求其外形“光、扁、平、直”)。除此之外,还可以从茶叶有没有锋苗(指茶叶紧卷而有尖锋)去鉴别。如果茶叶的锋苗好,白毫显露(白毫指茶叶嫩芽背面生长的一层细绒毛,干燥后呈现白色),表示该茶的嫩度好,而且做工也好。相反的如果茶叶的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条也没有锋苗和白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光从茸毛多少来判断茶叶的嫩度,因不同的茶叶,其鉴别有具体不同的要求,就好像极好的狮峰龙井它的表体上却是没有茸毛的。更何况茸毛是很容易假冒的,很多都是人工做上去。以茸毛做为芽叶嫩度判断依据的,一般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还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的初展,只是采摘芽心的做法也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在生长的过程中还不完善,只是期中的一部分,所以它所含的很多有益成份含量都会很低,所以不能单纯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条索条索是各类茶各自的外形规格,不同的茶,它的外形规格是不一样。对于长条形茶,主要看茶叶的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该类茶的规格。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以绿茶条索标准为例:一级要求细紧有锋苗紧细,二级要求尚有锋苗,三级要求尚紧实,四级要求尚紧,五级要求稍松,六级要求粗松。由此可见,以紧、实、有锋苗的为上好茶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