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例如出了很多问题的复方新诺明),由于排泄快,肾毒性强,有首剂量加倍之类的讲究,尤其要遵医嘱。关于抗生素和磺胺类药开不开的问题,一般上呼吸道的细菌感染,甚至气管炎肺炎,都会俗称感冒,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病毒感染很少用达菲之类的特效药,常见的组合是主要用来减轻症状的“感冒药”(扑尔敏,扑热息痛之类,例如白加黑,维C银翘片),如果咳嗽,再加一些可能含有阿片之类麻醉剂的中药。
以前碰到过医生喜欢给病毒感染开抗生素,理由是抑制并发细菌感染,或者是觉得怎么治都差不多,没必要确诊是不是病毒性的。这就见仁见智了,现在很多人认为这是滥用抗生素。轻微的病毒和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非常常见,一般都可以自愈,医生有时候也是怕你说他过度检查或者不开药消极治疗。我有个建议,多跟某个社区门诊医生或者自己公司的医生保持良好的有一定相互信任的关系,他会乐意给你合理的建议而不是开点进口抗生素当安慰剂给你。反过来想,这样开病假条也很方便是不是?我们国家没有私人医生制度,大医院一般是流水作业,所以身边的医生很重要。常见的现象是,没有用过某种抗生素的人,第一次使用这种抗生素的效果会特别好,不管这个抗生素是不是被别人或者别的生物用滥掉了。这似乎不符合某些人的理论,但是抗药性的变化是值得写论文的,不是在知乎打个比方就说得清的。我相信很多医生都见到过这个现象,也相信有不少人记得自己第一次做皮试,等几天注射普通青霉素药到病除的。现在这种老药可以说是用了跟没用差不多了。抗药性产生和保持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很难在网络社区讲清楚。那么遵守医生的经验就变成最好的建议了。
100个细菌,在不断生殖分裂,这个时候抗生素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让细菌的死亡速度和分裂速度相平衡。而抗生素在人体内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这个有效浓度水平,而且由于抗生素本身在人体就有各种途经被排泄掉,所以抗生素必须要连续补充才能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症状消失,未必代表细菌被完全杀死或者是被控制在一个合理范畴内(可能你的细菌数目只是回到了开始还没有引起症状的那个数目),所以一旦停用抗生素,抗生素达不到有效浓度,细菌又会重新生殖分裂,就又会产生发炎的症状了,也许就需要重新使用抗生素了。
如果只是感冒发烧,看医生后,给了你多日的抗生素让你吃。我只想说,坑!!!对于成人一般的感冒发烧,比如除外肺炎等,根本就不该吃什么抗生素,更别说流感一类的吃抗生素根本无效。在小弟的医院,抗生素目前严格管控,说句搞笑的话,开个吗啡都比开抗生素容易。造成目前大病小病没事就吃药吊瓶,其原因就是1大众的误解,认为生病了不吃药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医生让你回家休息多喝水还觉得医生不负责2医生的不负责,不遵循最少干预原则,主动迎合患者要求,顺便赚药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