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枕桥是解除骨隆突受压既简单而便宜的有效方法。枕位正确适中,在床面上支撑病人时使病人的骨隆突与床面之间有空隙,其技术优点不但有效,而且花费极低。2.必须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全身综合治疗及局部受压组织的保护治疗。采取定时翻身、补充营养、防止机体分解大于合成,使用保护用具等方法进行综合处理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康复疗效。3.治疗褥疮应该及早开始,原则是解除患处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创面处理。一度褥疮应定时按摩、变换体位,局部酒精涂擦或红外线照射。二度褥疮可外涂抗生素软膏后覆以无菌纱布。三度褥疮应进行清创处理。
正常人即使每天较长时间卧床也不会发生褥疮,卧床病人之所以容易发生褥疮,与病人长时间没有改变体位密切相关。对于瘫痪或床上活动困难的病人,要制定具体的翻身计划以定时翻身。一般来说,白天每两小时帮病人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三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动作要轻,避免拖、拉、推的动作。褥疮多发生在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及受压部位,所以每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以便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卧位姿势不同,受压点相应有所不同。仰卧位时以肩胛部(背部)、肘、骶尾部(臀部)、枕骨粗隆(后脑勺处)、足跟等受压为主,侧卧位则以耳部、肩部、肘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俗称足眼)受压为主,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卧位着重检查不同的受压点,以确定有无皮肤损伤。有条件的家庭,可帮病人铺上专门的气垫床,这可减轻病人局部的受压情况,预防褥疮。 局部按摩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在翻身时应给予一定的按摩,尤其是发现受压皮肤出现硬结时,要在减压的同时给予50%酒精局部按摩。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在床上铺设防褥疮床垫,防止褥疮产生。褥疮是病人身体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阻,组织营养不良,致使皮肤功能失常而产生溃烂和组织坏死的现象。褥疮病人的皮肤护理尤其重要。
1)I期褥疮:用红花乙醇按摩局部皮肤,每天2次.应用气垫架空淤血部位,避免局部再受压,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肢体锻炼。2)Ⅱ期褥疮;用新鲜生鸡蛋膜覆盖破溃处.有水泡者用无菌针筒抽吸水泡内液体,消毒针眼处并用无菌纱布覆盖。3)Ⅲ,Ⅳ期褥疮:应伤口换药.选择合适的敷料盖住伤口,在伤口处直接加压.以免病人出血不止(肝癌病人凝血功能差).每日用油性抗生素伤口换药,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一星期内无好转可作伤口细菌培养,以寻找敏感抗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