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肌细胞的形状细长,呈纤维状,故肌细胞通常称为肌纤维。中医理论中,肌肉指身体肌肉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的总称。脾主肌肉,肌肉的营养从脾的运化水谷精微而得。肌肉:解剖结构名。故肌肉丰满与否,与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素问·平人气象论》:“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人体肌肉共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约有两千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左右。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横纹状,故又称横纹肌。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分为白、红肌纤维,白肌依靠快速化学反应迅速收缩或者拉伸,红肌则依靠持续供氧运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中,牵引骨产生运动。人体骨骼肌共有600余块,分布广,约占体重的40%,每块骨骼肌不论大小如何,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受一定的神经支配。因此,每块骨骼肌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器官。
肌肉记忆,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一旦获得,其遗忘的速度也十分缓慢。对乒乓球来说,肌肉记忆效应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典型的,比如某个人的拉球动作就是他大量重复而形成肌肉记忆的结果,这个动作无论正确还是错误,想要改变是十分困难的。肌肉记忆,一旦肌肉受到专业训练,它就不会忘记这种状态。专业运动员如中断训练,20年后再重新训练,所需时间比那些从未接受过训练的人少至少40%。想维护肌肉记忆的最佳状态,就要遵循健身公式:30/48,即做足30分钟强化训练,接下来48小时恢复时间。这个比例对肌肉细胞储存信息是最理想的。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公式进行有节奏地训练,肌肉可以牢记一生,不会轻易忘记。
骨骼肌含有肌肉拉伸(牵张)的专门感应单元肌梭和腱梭(又称高尔基腱器官),这对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应、反馈和修正很重要。肌梭由梭内纤维形成的螺旋丝和神经终端组成,两者都在结缔组织鞘中缠绕,能检测肌肉拉伸的速度。肌肉以一定的速度拉伸,则梭内纤维的信号会通过脊髓向神经系统发送信息,就会有神经冲动发回而使肌肉收缩或伸展。这些信号会不停地向/从肌肉发送关于其位置和力量的信息(即本体感受)。另外,当一块肌肉拉伸时,它就会保证收缩反应。这种功能被称为“牵张反射弧”。只要牵拉还存在,肌梭就会保持激活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