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健身一般对于“健身强度”方面没有太多的概念,不知道什么样的训练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训练过于轻松了会导致没有效果,但是如果新手过度健身导致身体吃不消,也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自己身体受伤。
那么针对新手健身强度,我从两个维度给出建议,让新手可以有个参考值。
维度一:训练时长和频率(时间)。
新手健身,我建议一开始要循序渐进,不可过猛,一来自己的心理层面能够接受,不会觉得太辛苦,二来自己的身体机能有个适应的过渡期,满足身体休息,也满足锻炼的需求。
新手健身的时长和频率,我建议一周最起码要锻炼4天,能坚持5天最好,留出1-3天的时间给自己的身体去休息,肌肉要足够的锻炼和足够的休息才能生长的更快。
每天训练的时长,我建议在90分钟左右,期间10分钟热身,1小时健身,20分钟留到最后做拉伸运动。1小时的健身内容要合理分配,按照自己身体想达到的目标分配,可以用来专注1-2个大肌群的训练,也可以对半个身体进行综合性训练,比如只专注上半身的训练,那么第二天来就可以专注下肢的锻炼了。
维度二:动作难度和重量。
新手健身,还是那句话,要遵照“循序渐进原则”,不可“充大头”,做不到的事情咬牙去坚持,最后却未必有好的结果。
比如说动作难度,对于自己无法熟悉掌握的动作就不要挑战太高难度的,比如史密斯深蹲动作,很多新手连基本的正确姿势都未掌握就直接来个大重量去蹲,也不管自己的动作正确与否,以为只是简单的蹲下和站直就可以了,殊不知练完后膝盖严重受损,肌肉拉伤,走都走不动。
动作难度和训练要选择的器械重量都要逐渐加大,不可一开始就太猛,比如练胸部卧推的时候,一开始就至少要加强手臂的力量,加强胸背部的力量,做些简单的动作去加强了肌群力量后,再以空杠去尝试做一组,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再慢慢加重5KG、10KG、20KG…
用以上的两个维度去判断自己锻炼的强度是否正确,同时也要感受身体的变化,出现呼吸困难或头晕目眩的情况下,就代表你有做的不当的地方,需要停下来休息。连续运动几天后,身体打不起精神,无法进入状态,也代表你需要休息了。以上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到你。
抛开你这些顾虑的想法,没有强度一说,相信我。
这是一个过来人的经验,你所谓的强度会限制你的发展和进步。
在一开始训练时确实存在非常疲劳的感觉,甚至就连我停练两个月后再次进健身房,开始推胸的时候就感觉肱三头肌非常疲劳乏力。
更不用说初次接触这些无氧运动的时候,特别是深蹲硬拉这种需要耗费巨大体力的复合运动,你的身体自然会非常不适应,感觉很疲劳。
你要知道一个道理,身体绝对不会被你累坏的,在你明显感觉到不舒服之前。我在去年夏天被一个大神带着练腿之后直接吐了,一点不吹。从那之后我才知道自己之前练的都是屁,还一直觉得体重涨不上去,其实我之前根本就是去健身房散步的。这就是差距。
而我之前呢,坚信不能过度训练这一说法,不管做哪个部位的动作都是练到力竭就停止了,什么超级组递减组这些非常折磨人的训练方法从来没尝试过。结果就是我自以为饮食到位了,休息也到位了,可就是没有改变。
如果非要有一个强度标准,那就是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没有下限!
新手在刚开始进健身房的时候,都会做一个身体评估,也就是体脂率等各项指标的评测,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脂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有氧运动或者是无氧运动,要不要用到器材。
可以先把很多器材先熟悉一遍,每个器材的难度和力度在心里大概有个数,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不要一直练,直到自己感觉累了才停下来休息,要有计划的进行锻炼,分组练习,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感觉累了就停下来,不要一死坚持,适得其反。
掌握训练时间,给自己制定个计划表,做几组有氧之后,做几组无氧,还要再压腿或者是深蹲。不要跟别人比,可能有的人有训练基础,所以强度和时间上比一般人要好。所以不要和别人比,刚开始的时侯,给身体一个适应期,然后再加大强度,侧重于练肌肉群。
最后,一定要注意休息,累了就休息一会,不然的话,训练过度会很容易给身体造成伤害。也可以直接找一个健身教练带着一起训练,会比较容易一点。
当然是一步步调节了,从中度用力开始往上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