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感知味觉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功能,我们总是单纯的认为味觉的产生来源于舌头或者是口腔内的某些结构,其实不然,味觉的产生有很多环节,而那些感知味觉的器官只是感受到味觉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东西。
我们所感受到的味觉产生于大脑,是大脑根据信息总结出来的一个结论。我们的舌头和口腔内有很多感受味觉的感应器,通过食物的刺激,只要达到一定强度就会刺激细胞与细胞之间产生产生信息交换,通过传入神经传入我们的神经中枢,经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入我们的效应器,而此时的效应器正是我们的大脑皮层,大脑皮层通过进行信息识别让我们感觉到味觉的存在。
在味觉中,辣的感觉可能并不单单是味觉,它在某一种程度上是痛觉的另一种体现形式,通过辣味食品的刺激,感受细胞可能会有一种灼烧感,通过传入大脑皮层可能这种信息会被自觉的认为是辣味,进而让我们感受到食物的辣味。
在人的舌头上有成千上万个辅助感受味觉的细胞,这些细胞通过食物的刺激,产生各种信号传入大脑,再由大脑和神经中枢进行分类和处理。总的来说味觉的产生不是依靠一个细胞或者是一个器官能完成的。它是人体内部器官协调合作的一种体现。味觉的产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其中的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我相信没有味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口腔内感受味觉的主要是味蕾,其次是自由神经末梢,婴儿有10000 个味蕾,成人几千个,味蕾数量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对成为物质的敏感性也降低。
味蕾大部分分布在舌头表面的乳状突起中,尤其是舌黏膜皱褶处的乳状突起中做密集。味蕾一般有40-150 个味觉细胞构成,大约10-14 天更换依次,味觉细胞表面有许多味觉感受分子,不同物质能与不同的味觉感受分子结合而呈现不同的味道。一般人的舌尖和边缘对咸味比较敏感,舌的前部对甜味比较敏感,舌靠腮的两侧对酸味比较敏感,而舌根对苦、辣味比较敏感。人的味觉从呈味物质刺激到感受到滋味仅需1.5-4.0s,比视觉13-45s,听觉1.27-21.5s,触觉2.4-8.9s 都快。
味觉可以通过3种不同的头部神经到达大脑:
舌头前三分之二的面神经
舌头后三分之一的舌咽神经
会厌中局部区域中的迷走神经。
呈味物质刺激口腔内的味觉感受体,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的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从而产生味觉。不同的味觉产生有不同的味觉感受体,味觉感受体与呈味物质之间的作用力也不相同。
还有很多舌头感受到的味觉是和触觉系统有关的。 油腻味觉——甜 21世纪初的研究发现可能存在一种称为CD36感受器的味觉感受器,其能对脂肪产生反应,更具体的说是脂肪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