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运动结束,我们的身体需要从运动状态转化为静止状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冷身运动”。它和运动前的“热身运动”一样,“冷身运动”也是身体的保护伞。
运动,要热身也得冷身。”运动后若不做正确的放松,剧烈运动骤然停止,人会出现眩晕、恶心、筋疲力尽等症状,严重者会头晕目眩,甚至晕倒。
冷身运动的作用在于,首先,能使脉搏的高速跳动频率减缓至安全水平;其次,能使大量血液返回心脏,从而避免其滞留在腿部,以保证大脑的血供;此外,冷身运动还有助于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及时放松肌肉,尽快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还可以减少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大家以慢跑、行走、牵拉等作为“冷身运动”。在做上述冷身运动过程中,需逐渐减慢动作,至身体恢复平静(心率降至120次/分钟以下)。这个过程需要5-10分钟,使身体平缓地度过不良反应“危险期”。但身体完全恢复“静息状态”还需要更长时间,通常为1小时。也就是说,在运动结束后的1小时内,尽量不要吃饭、睡觉、洗澡,避免全身血液集中在某个部位,而导致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出现不良反应。
要安全做运动,除了热身、冷身均要做足外。运动过程中消耗能量较多,为避免出现低血糖等症状,跑步时最好随身携带补充能量的运动型饮料,或饼干、巧克力等零食,以随时补充体能。
热身运动是指在运动以前,用短时间低强度的动作,让待会儿运动时将要使用的肌肉群先行收缩活动一番,以增加局部和全身的温度以及血液循环,并且使体内的各种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及骨胳关节系统等----能逐渐适应即将面临的较激烈的运动,来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正如同汽车发动后如果不暖机就全速行驶,容易造成引擎的损坏一样,缺乏足够的热身运动,的确是引起各种运动伤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金先生和许多爱好运动的朋友常常进行的「拉筋」动作,其实并不能达到热身的效果。
这些伸展拉筋的柔软操是用各种伸展关节的动作,将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拉松,以增加关节活动的灵活度,所以也有预防运动伤害的作用。不过,如果针对还没有「活动开来」的「冷」肌肉强行加以拉扯,不但比较达不到增加柔软度的效果,反而更容易造成肌肉的伤害!最安全,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在拉筋伸展动作之前进行数分钟的热身运动,使稍后将要频繁使用的肌肉先行活动开来;如此使肌肉温度稍微提高了以后,再依照正确的要领来「拉筋」,则可以有效地完成「热身」及「增加柔软度」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