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也不善于交流,在公众场合更多是做为听众的一份子。公司一次年会,要求每个部门有两个节目,我作为新员工,也分配了一下,唱歌跳舞魔术我更不会,我选了演讲。每天起床对着镜子大声朗读,一上场,灯火通明,场下人一大片,手心汗一大把,双脚不断颤抖,我闭上眼深呼吸了一下,一点声音也没有,静的可怕,又一次深呼吸,目视前方,想着演讲的第一句,开始了我的演讲,年会那天,自我感觉不是很好,但领导说以前好很多很多了,我还是五等奖,奖金五百。之后的部门开会,我更积极,声音更洪亮了,甚至有点喜欢这种表达的感觉。
我的外在形象并不是很好,是一个比较胖,身高也不高的普通男性,衣着也不是非常有品位,只是普通。在我第一次上台的时候,我也是恐惧和紧张的。紧张的是我站在台上会不会显得很蠢,我的内容会不会准备的不够好。而我恐惧的是,我不知道台下的观众会有什么反应,如果我讲的不好会不会轰我下台。也正是因为紧张,我第一次课几乎不敢看台下,甚至开场的时候一度忘词。事实上,恐惧和紧张这两种情绪到我现在讲课上台前都存在。某些程度来说,适当的紧张和恐惧并不是坏事,能促使我去做很多前期准备,来提高演讲效果。
我记得第一次做为公司优秀员工去参加总部年会作演讲时,真的是紧张的不行了。整个会议大厅黑压压坐着五六百号人。在没轮到我之前,我是紧张的上了一次又一次的厕所,去演讲台的路上,双腿都打着颤的。但到台上后,我是尽量不去看台下任何人,只顾自己聚精会神的边看演讲稿边说,不时抬头也是眼睛平视前方,不去聚焦任何人的眼光。只把自己要讲的内容说清说好就行,其他都不想就是了。
紧张自己上台会不会看起来很蠢,那就先自己在家对着镜子多练几遍,找到自己挥洒自如的状态;担心内容不够好,那就自己反复过几遍,甚至找朋友帮我一起过几遍,不断的迭代升级;害怕被听众轰下台,那么就课前补习授课和演讲技巧,课后收集他们的内心想法。正确利用这两种情绪,其实是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而且当你做到一定程度以后,你也就不会再因为这两种情绪在台上惊慌失措了。
对于不经常上台的人来说可能不适用。当你做好了充足的前期准备以后还是会在上台前紧张到无法说话的话,不妨试试找一堵墙用尽你全身的力气去推它,把你紧绷的神经通过这种方式放松下来。如果一定要保证台风,需要看台下,你可以假装看。你可以远眺前方,让你的目光越过最后一排,看到更远的地方去。
永远要相信你最大的信心来源于自己,演讲的恐惧、紧张心理都来源于对自我的不自信,一个是能力不够,一个是有能力却不相信自己可以完美的达成目标。生活中我们做很多事都不会去考虑后果,往往后果会引出许多疑难杂症,是自己应接不暇。但有的人却克服恐惧,迎难而上,用自己的自信战胜了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