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对死亡的态度呈现出一定的害怕与不理智的心理,受青春期叛逆的影响,青少年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及分裂的情绪,一部分容易造成对生命的轻视与较大的死亡焦虑感这两个极端。
小时候会不懂死亡,甚至害怕。因为没有经历过人间苦难和快乐。大一点了会十分害怕,这种快乐让你不敢去面对死亡。当你结婚生子你会发现,死亡只是你这辈子的终点下辈子的开始。
成年人对死亡的态度趋近自然接受的状态,对死亡的理解成熟,不再特别忌讳提及死亡,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生阶段。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死亡的概念趋近真实,对死亡的态度有一定害怕心理,但并不强烈,也无出现焦虑心理。
成年中期(40-50岁)的比成年初期(25-40岁)的人更害怕死亡,部分人出现死亡焦虑的情绪。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比较受社会经历与生活态度的影响,相对乐观的老人对死亡的理解趋近客观、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