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为一个医生来说一下,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因为寒冷刺激会致血管收缩、痉挛,从而使得血压升高;较大的室内外温差则会使血管剧烈收缩,导致斑块脱落。脑血管病人冬天注意什么,防寒保暖,温度下降、室内外温差等都会导致血管在寒冷刺激下收缩,而激素分泌异常会进一步加剧收缩,并最终使得血压升高。而裸露的颈部和头部血管更易遭受寒冷刺激,急剧的血管收缩会致斑块脱落,导致脑梗等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冬季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三高患者、中老年人群等高危人群,外出时应戴好围巾、帽子等,以防血管遭受寒冷刺激。
脑血管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我爸爸就是有脑血管病。一到冬天的时候他就会运动强身,不能因为天气寒冷就选择待在家里不运动。冬天可选择低强度的室外运动或是室内运动等。当然,早晨温度低且空气不好,是脑血管意外高发段,建议调整运动时间,尽量在9-10点后或午后出门,注意保暖,控制运动时间低于1小时。
首先脑血管疾病人在冬天要注重保暖,特别是注意室内与室外温差较大的情况出现。其次注意情绪要平稳。这一点至关重要。饮食要定食定量,饭菜多样化,每顿七八分饱,杜绝零食。必要的水果也需要放在正餐上。找中医大夫开的中药也要天天定时定量吃,一定要注意可有可无。或者其它一些治疗措施遵医嘱。一定量的脂肪补充还是必须的,特别是牛羊肉。杜绝烟酒。
天气寒冷:心脑血管容易收缩、痉挛从而导致血流加速、压力增高。鲁明医师建议,老人在冬日可选择中午气温最高时洗澡;入冬前最好做一次全面的体检,由专业医生帮忙判断风险;平时在家可自行用血压计测量血压值,并做好记录。在清晨起床后1小时内,静坐10分钟,测量第一次;晚上睡觉前,静坐10分钟,测量第二次;老年人则可于午餐后多测一次。
清淡饮食,冬天温度低,人们常偏爱各种高脂、高热的食物,以保证机体的温暖。殊不知这很可能导致血脂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进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是导致斑块破裂,诱发脑梗等。因此,冬天也应注意清淡饮食,少食动物脂肪、肝脏、油炸食物等,多食蔬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防血脂升高。同时可预防便秘,规避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多饮水,冬天天气干燥,加之暖气供暖使得空气干燥,而机体新陈代谢速度也会减慢,但是冬天人们喝水量却明显偏少,这会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加,诱发脑梗等。因此,冬天一定要注意多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