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之后 在罐头厂打工,那地方又热又朝。不能开风扇,只靠凉水来降温。可能也是厂子地方小,夏天真的是热到爆。尤其是消毒间,温度高达30多度。加工最多的黄桃,在冷库放着,运来后用水化开冰,然后两个人一个小组,用特别大的笊篱装到盆里,盆里要灌上热水,用手把那些切好的桃子瓣扣着放进去,然后去过称,多减少补。然后把装好的桃子罐头放在流水线上注入熬好的糖浆,消毒,装箱。车间里活几乎都干过,哪里需要哪里搬。洗过罐子,搬过罐子,装罐头,称罐头,把称好的罐头放上流水线。在厂里只吃过一次黄桃罐头,还是因为消毒之后好像是不太合格的,班长分给我们吃了,累了一天,那一口是显得尤其的好吃,跟在车间里闻到的黄桃味道一点都不一样。整个人像被灌满了糖浆甜甜的感觉。
我很清楚地记得,有一年生日,我的愿望是——开一个午餐肉罐头。妈妈粗犷地给了我一把勺子:“诺,自己挖!”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口午餐肉,粉色,拌着一点点半透明的肉冻,在勺子上发着光。然而,梅林不仅仅有午餐肉。红烧扣肉是精彩的,开开来完全不像是罐头产品,家里临时来了客人,我妈总是偷偷开一罐回锅,端出来像是现烧的美味,后来又出了梅菜罐头,可以打开同烧,就是一锅梅菜扣肉!油焖笋也是精彩的,然而笋太少,性价比不高。蔡澜先生的方法是,把红烧扣肉和油焖笋罐头打开,下锅同炒,炒到汁水变浓,变少,剩下一点点的时候出锅,你将获得一份超级油焖笋烧肉!
初中的时候,只记得钱老把公交车比喻成沙丁鱼罐头。我就问我爸,沙丁鱼罐头好吃吗?我爸说他也没吃过,于是带着我去超市买了两罐。回家就着一碗米饭吃完了。我跟我爸说,罐头真好吃!也是初中那会儿,读穆斯林的葬礼,那个上海女生叫啥忘了,没事儿就拿一罐凤尾鱼罐头改善伙食。我又问我爸,凤尾鱼罐头啥味儿啊听上去也很好吃呢。我爸说,走带你去超市买。于是我又吃了一大碗米饭。后来我吃过很多罐头,但这两种罐头的滋味一直留在我心里。
还是帅小伙的时候,蔡澜先生已经离开新加坡,到国外求学。即使后来吃遍山珍海味,他还是忘不了用豆豉鲮鱼下饭的滋味,在文章写道:天寒地冻,当肚子饿时,来一大碗热腾腾的白饭,夹一块豆豉鲮鱼吃之,绝对没有比这渺小的罐头更美妙,更令人满足的餸菜。没有离过家的人,永远不会明白这种感觉。是啊,没有一口家乡味的慰藉,在外的日子是难上加难,19世纪后期,下南洋打工的游子们已经明白到这个道理。
必须是黄桃罐头啦,某日逛某宝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叫砀山的地方,听说特产罐头,遂购置一箱试试。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完全刷新了我对黄桃罐头的理解,当年在我们小城被当作奢侈品的罐头现在的价格可以吃到饱……简直不要太舒爽!你能想象一学期(大学狗)吃掉七箱是什么感觉,完全替代了我的晚饭,为此我付出了掉20斤肉的代价(作为200斤的胖子简直不要太高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试试哈。
糖水桔子,酸甜可口,香气四溢,。小时候,一般作为宴席的甜点出现。玻璃罐子的,用金属盖子封住的,打开就不能再次封上的那种。用的时候,没空撬开。就用砍骨刀在上面切个十字,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边缘比较锋利,不知道因为嘴馋,被划了多少次。最爽的事情,是做厨师的老爹,给我带了一整罐回来。杨梅的也可以,但是有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