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烤鸭,还有铜锅涮肉以及众多小吃。北京是个多元化的城市,居民也来自四面八方,许多在北京定居。居家嘛,自然生活条件一般,在吃上也是多种多样。最出名的有炒肝包子、卤煮火烧、独一处烧麦、炸灌肠、炸酱面、豆汁、茶汤、面茶,等等。这其中许多吃食,来北京不久的人很难接受,比如豆汁,大多数人第一次喝都是嗤之以鼻,但慢慢的会逐渐接受,有时不喝,还甚是想念,卤煮炒肝也是一样,一碗猪下水,不太敢想,但吃了正宗的,就会爱上这些味道。
有一样必须说一下,爆肚儿。不是有个谜语的谜面是“北京晚高峰的交通”么,打一样小吃,说的就是它——爆堵(爆肚)。老北京爆肚儿分两类,牛爆肚和羊爆肚,牛爆肚一般就两种,牛百叶和牛肚仁;羊爆肚就厉害了,分9种,有散丹、肚领、阳面肚板、阴面肚板、蘑菇儿、蘑菇儿尖、食信儿、葫芦儿、大草牙,里面的学问多了去了,咱有机会再单聊。爆肚我还真没见有人说不喜欢吃的,一定要尝尝。至于地点,自己搜一下即可,爆肚冯、爆肚张啥的都可以。
冬天的北京总是窗外寒风朔,屋内火锅暖。红亮的铜锅内沸腾着几片生姜,是在等待人们将一片片在厨师刀工下已经变得很薄的羊肉片下锅烫涮,不一会红白相间的羊肉就变了色,羊肉不要在锅内多留片刻,蘸上碟中的醇香浓厚的芝麻酱,既不会遮盖了羊肉的鲜嫩,还能增添一抹香味。吃涮羊肉就是吃的一个“鲜”字,在北京的严冬里涮上一锅羊肉,屋内氤氲着火锅的热气,仿佛还能品到蒙古大草原的气息。
北京的小吃太多了,除了烤鸭外有很多,如艾窝窝、炸酱面、褡裢火烧、驴打滚、豌豆黄、烧麦 、麻豆腐、炒疙瘩等,豆汁、炒肝、爆肚、卤煮火烧 , 油条、炸糕、灌肠、焦圈 、姜汁排叉、糖耳朵, 酸梅汤、莲子粥 ,爆肚冯的爆肚 ,小肠陈的卤煮火烧 ,天兴居的炒肝 ,锦馨的豆汁焦圈 ,白魁老号的白水羊头 ,不老泉的冰糖葫芦,都一处的烧卖 ,东来顺的涮羊肉等。
在每个北京人心里都有一碗最佳的炸酱面,那大概是饱含着家的味道的那一碗。这其中家的味道便来自于酱和面码。天然酿制的黄豆酱和甜面酱的混合配上炸制后的肉丁便形成了这份独具特色的炸酱。面的面码则没有那么固定,各色蔬菜都可以作为面码,北京人会根据个人喜好和时令为面配上自己心中的最佳面码。
驴打滚,大致这类点心一般都来源于宫廷,被老百姓改造了一下,非常有特色,也算比较有代表性,但是,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健康饮食方式,这些小吃虽然好,依照现代人的口味,确实不是十分受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