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是对自身的再认识,对自由的再定义。深入分析自己,首先了解什么对自己最重要,然后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地追求,从而获得最大幸福。放弃不能带来效用的物品,控制徒增烦恼的精神活动,简单生活,从而获得最大的精神自由。欲望极简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在自己最迫切的欲望上,如提升专业素养、照顾家庭、关心朋友、追求美食等。不要看到别人拥有什么,别人做什么就羡慕,然后导致自己身心不能平静,从而忽略了真正对自己重要的,而去花更多时间精力去做那些本不该做的事。这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欲望极简”,对于事业、生活、感情都特别重要。精神极简了解、选择、专注于1-3项自己真正想从事的精神活动,充分学习、提高。不盲目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所谓精神极简,其实和欲望极简很相关。欲望极简是指控制自己欲望,如果这点做到的话,精神极简其实就简单多了,当我们做到不为那些我们不是很需要的,意义不大的事所动时,自然会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清静,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我们喜欢的事。不用的物品丢弃、送人、出售或捐赠。比如看过的杂志、书,不再穿的衣服,早先收到的各种礼物或装饰品。明确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买不需要的物品确有必要的物品,买最好的,充分使用它。不囤东西,不用便宜货、次品。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和纸袋。用一支好用的钢笔,替代堆积如山的中性笔。用瓷杯、钢杯代替纸杯。用电脑写东西,少用纸。养成纸质文件扫描、存档的习惯。整合、精简电源线、充电设备。不重复购买电子产品。精简出门行头,只带“身手钥纸钱”精简银行卡,仅保留一张借记卡一张信用卡。
读书的时候真的在读书,打游戏的时候真的就在打游戏,和朋友聚会的时候真的就在聊天和交心,陪爸爸妈妈老公女友的时候真的就是用心关爱和倾听,发呆的时候就全身心放空只和自己相处。我们内心的纷扰在于我们在做A的时候担心B,在做B的时候憧憬C。这样无数交织和循环的灰色地带是生活复杂的源泉。之前在法国,现在在北美念书,常常就被这里的同龄人震惊,他们做的事情很多,每天要疯狂地拼命地玩,要挥汗如雨的运动,要和女朋友相处,但是转换到学习的时候,就像按一个开关,切换模式。你可以脑中清晰地画出他们的时间表。但是反观自己的时间,好像混混沌沌说不出来干了些什么。极简应该不在于拥有很少的用品,很节制的人际圈,很精练的生活理念。没有那么多对于自己的限制。极简在于每一段你消逝的时光,都被明确(不是正确)和快乐的使用了。
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第一个特点,当然就是拥有比较少的个人物品了。要想减少物品,就两个方法:开源和节流,哦,不对,是闭源和增流。闭源,就是很多人熟悉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个相对好办。增流呢,稍微困难一点。或许需要你暗暗下定一些决心,才能把多年不用的东西处理掉。处理的方法,无非即使捐赠、转售、或者直接扔。对极简主义者来说,这其实也没什么难的:我一年没碰过这玩意了,说明即使我不拥有它,我的生活也还是照常,甚至更好,因为少了东西,多了空间,少了压力。所以,如果你想开始的话,先看看自己有多少压箱底但从来不用的东西吧。或许“从来不用”并不代表“毫无用处”,但既然你不用,就不要让它继续占用你的空间和你的脑子了,果断处理掉!随着你从生活中拿掉的东西越来越多,保留的越来越少,你会越来越清楚什么才是你真正在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