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费,服务费,荷兰语叫做Fooi。日前有消息报道,说一些餐饮业的雇主,在每天结账的时候,把营业额的余款部分(实际是小费部分)私自取走;有时,把小费算入薪金计算。这引起了雇员的不满。
一位奈梅根(Nijmegen)Radboud大学劳工法高级讲师Femke Laagland的意见讲得颇为清楚:法例中的规定非常清楚,顾客给的小费绝对不能算入工资里面,雇主对小费没有干预的权利,小费的分配是雇员彼此之间的约定。
因此,上述报纸披露的情况只是很个别的。
那么,荷兰法例方面关于Fooi有什么的规定?作为顾客,是否一定要给Fooi的呢?一位餐饮业专家和职业培训导师Jeannine Sok和一位餐饮业经营者Johannes van den Bent接受共同日报AD采访,谈了这个问题。
小费是规定的吗?
餐饮业专家和职业培训导师Jeannine Sok说,不,在荷兰没有这样的规定,这只是雇员可能额外得到的一种奖励。如果你满意服务,满意餐饮,顾客可以给小费;如果你表示不满意,可以不给。
如果给小费,给多少呢?
很多人遵从习惯的10%的标准,但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认为这个10%的标准适用于消费较低的情况,如午餐消费了15欧元,那么可以给1.5欧元,结账就是16.5欧元;但是如果过消费一顿晚餐花了500欧元,给50欧元在我看来就显得太多了。一般我是按照整数部分给一个完整的数目。此外,把盘子中的各种零钞留下作为小费,也不是一种合适的礼仪。
小费都到雇员手上吗?
Berg en Dal的一家餐馆经营者Johannes van den Bent说,当然由雇员分享,我从来不干预,大多数餐饮业经营者懂得这个规矩。小费拿出来,由雇员指定一个人分配。当然,也有一些雇主没有遵守这个规矩,但是,如果个别雇员拿不到或者拿得少小费,就形成“雇员被榨干”的印象是不正确的。
作为雇主,最好在小费问题上置身度外。餐饮业网站Misset Horeca写道:如果雇员彼此之间分享小费,那么雇主无需为此支付有关的薪金税、社会保险保金、医疗保险保金和假期金。否则,小费将要列入雇主支付的报酬计算,要交纳各种税务和社会保险的费用。
不用现金而用银行卡付账可以吗?
Van den Bent说,当然可以,他的餐馆中的做法就是扣除了账单的数目,余下的据说就是雇员的小费。
荷兰的小费制度也经历过演变,这是目前的情况。不过,Jeannine Sok说,自从转换欧元,以及更多人用银行卡付账,小费较以前少了。而目前餐饮业员工的薪金还是比较低的。小费也未能补偿他们的劳动。
多给小费吧,你怎么看?
在欧美国家都有付小费的习惯,一般的服务例如搬运行李、洗衣服、在酒店内打长途电话、用餐等等都要自行支付小费。如果是跟团旅行,且由外籍的专职司机和导游的话也应该付小费。大约是每天每人7欧元左右。陪伴一天就付一天的小费,以得到更好的服务。付小费最好不要用零钱如2欧分,5欧分等,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荷兰人常被吐槽“抠门”,但在给小费这件事上荷兰人却是很大方的。比如打个车去机场,平均荷兰人在结账时给出的小费会占到整个出租车路费的6%。
那么问题来了,在荷兰,给小费的习惯到底是怎样的呢?给多少小费才算“合理”?RTL电视台的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礼仪公司Het Etiquette Bureau的总裁以求解答。
网上打的公司Taxi2Airport要求自己的59个司机记下自己获得的小费的数目。结果显示,荷兰人打的平均会给的小费每次是5.3欧元。
有趣的是,荷兰不同地方的人给出的小费也不同。乌特勒支人给的小费最少,平均只有1.75欧元。相比之下Zeeland省的人最大方,平均给出的小费多达9.07欧元。差别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