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河北石家庄人,我们这一进腊月就开始杀猪宰羊,就有年味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这天称为小年。腊月二十四,是扫房日,家家户户开始扫房子,擦门窗,擦玻璃等彻底把家里打扫干净。在二十五,二十六,这两天人们主要筹备过年的的货物:干鲜果品,大鱼大肉,都是人们集中采购的目标。炖一大锅肉,这天年丰盛的年夜饭就陆续出锅了。二十七宰鸡赶集,赶集也是为购买年货, 宰鸡的“鸡”同“吉”,有吉利吉祥的意思。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蒸年糕。除夕早上贴春联,贴福字。“福”字都喜欢倒着贴,意头为“福到了”。
说起家乡的习俗和美食,那是一种让人感觉非常怀念而有温暖的感觉。我们家乡春节每年都要“送贴”也就是慰问退休老军人,到了老军人家中,就是开始唱我们家乡自己人编的秧歌,而且还会耍拳(就是一种民间武术)。每年正月十七是我们家乡“祭灾”也就是拜龙王爷的日子,也可以说是祈福。希望新一年风调雨顺,能有个好的收成。话说家乡的美食那是非常的多的,我这里就简单说几样吧,家乡的黄酱面那是一绝,吃起来似的你流连忘返。还有就是家乡的饼子也是非常的好吃。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年的气氛正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腊八之后,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年货,出门在外的人们开始计划归途,各处都纷纷换上红火喜庆的装扮。腊八是个节点,更是一个节日,每年的腊八节都是一个很受重视的日子,尤其在江浙一带。腊八节的习俗是喝粥祈福,各个寺院都会自己熬制大量的腊八粥,免费赠予民众,而喝到腊八粥的人也会觉得蒙了福。
东北在年节的时候天气较冷,条件不允许人们在外面闲逛,说起习俗,大概就是一家人都回到老人家里,三代、甚至四代同堂,嗑些瓜子,用淳朴的家乡话聊着家常。大概就是那些老话题,电视里开着春晚,有语言类节目大家就在包袱处哈哈一乐,歌舞节目大多数人不愿静下来欣赏,长辈就催年轻一辈结婚领对象回家,小辈关心长辈的身体状况,孩子们在地上或炕上游戏奔逐。
我的家长是湖南衡阳。习俗我觉得很多地方都一样。在春节到来之前,(1)进行大扫除,每个角落弄得干干净净。(2)过年穿新装,新的一年新的开始。(3)贴对联门神和窗花。(4)给孩子压岁钱。(5)拜年。(6)除夕那天守钟到12点。(7)衡阳在过年之前流行干塘,这个应该是一个特色。美食的话就是必包饺子吃饺子,腊鱼腊肉也是我们这的美食。
春节在我的家乡习俗很多,从二十三小年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年货,二十三晚上要祭灶神,传说祭了灶神,灶神才能将明年的口粮给上天预报下,明年才有饭吃;二十三完了,大家开始准备年货,杀鸡宰羊,打扫卫生,炸油果子,卤肉,大年三十下午吃灌仓饭,然后祭拜祖先后就是守岁,大年初一开始拜年,吃饺子,美好的生活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