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自开播以来可以说是备受欢迎,追下来之后剧情紧凑,但并不能算是十全十美,但对网上的那些赞美还是不敢苟同,尤其是小《红楼梦》之说,怕您是真的没看过《后楼梦》。

从原著到剧版,《知否》做了很多的改动,至少如今让人反感的穿越梗是去掉了,不过原著写的还是蛮精彩的,文字诙谐有趣,人物特征鲜明,似乎连作者本人都没有想到,多年之后当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之后,竟然能和《红楼梦》齐肩。

但所改编的电视剧就显得不那么尽如人意了,尤其是被称为“小红楼”之后,编剧也是尽量的往《红楼梦》上靠,有些地方就显得很是让人尴尬了,于是就有了微博上的那个热门话题,知否病句赏析,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个锅编剧是甩不掉的。

为了还原历史感,人物的对话要呈现出一种半文言感也没错,但至少不要出现这么明显的问题,还被细心的观众发现了,就显得很尴尬了吧……当然,最不能理解的便是盛紘的人设,家中的这点事情都处理不明白,是怎么在朝堂上吃的开的?

然后就是大娘子,明明是二品高官家的嫡女,嫁给盛紘完全是低嫁,虽然有些刁蛮,但在家中也完全是大家闺秀,也接受过教育,为什么到了盛家完全被林噙霜牵着鼻子走,看着凶神恶煞但实际上却是个青铜选手,除了大吼大叫什么都不会,完全成了网友的开心果……

只能说编剧太高明,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设、剧情能够调动观众的情绪,什么样的梗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只要能获得高收视,人物的逻辑、情节和剧情,以至于其他的一些小细节,都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

但总的来说,《知否》是对得起这个评分的,情节虽然改了不少,但原著中的主线还是存在的,服装、道具方面也尽量做到完美,加上流量明星的加持,《知否》在国产剧中已经及格了的,但说敢比肩《后楼梦》,这点真的不敢苟同。

且不说《红楼梦》,当年的《大宅门》也要比当下的《知否》强上不少,能够作为宅斗剧的开山鼻祖,《大宅门》自然是有着它的过人之处,能够被称为经典,评分能有着9.3,并且还保持着这么多年,除了画质之外,几乎哪一点都是完胜《知否》。

就连《大宅门》这样的经典都不敢自称比肩《后楼梦》,把《知否》定义为小《红楼梦》实在是有些嘲讽。当然,并不是否认《知否》主创团队的付出,只是这个宣传手段实在不敢苟同,经过时间的验证,《大宅门》能够成为艺术,但《知否》如今只是被当做剧去看。

一部好的作品要让观众能够在中得到一些的启迪,《知否》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到一丝的启迪,唯一的乐趣就是看大娘子发飙撕人,但笑一笑过后就忘记了。那么问题来了,你在《知否》中得到什么启迪了么?
















